每次去北京,都会到三里屯Village逛逛,感受帝都的洋气。对住过北京的外国人来说,这里就是我们的“坡底”,来这里吃饭逛街买东西过夜生活。三里屯北小街,奥运前曾经挤满了路边摊,也是生动嘈杂的烟火地,但它早已经过改造,变得干净整齐,现在挤满了商铺,商业气息浓厚。不过,这里是北京,总有书店在灯火喧嚣处。

三里屯的北京三联书店24小时通宵经营。(叶孝忠摄)
三里屯的北京三联书店24小时通宵经营。(叶孝忠摄)

这街上有两家书店,一老派,一时髦,比邻而居,都打开门来做生意,但书是大大方方摆着,让人免费翻阅,它们有足够的自信,相信只要你肯阅读,迟早你也会是我的顾客。

三里屯的北京三联书店24小时通宵经营,这家书店的好不用质疑。过去我曾经在位于美术馆东街的老店上过班,经常有机会遇到三联的作者。在中国读书人心中,三联书店的出品,是品质的保证。

在三联书店里总能找到一些想读的书,选书不算大众化,但也不高深,还有营养,比如9月份非虚构类销售排行第一是刚出版的许倬云教授的《美国小史》。三里屯店里设有咖啡馆,不少人就拿着尚未结账的书在咖啡馆里埋头阅读,甚至抄笔记。位于闹市,书店里人很多,但大家都安安静静的。你卖怎样的书,就会吸引怎样的读者,书店就自然会有一种令人忍不住想要买书和阅读的气场。

三里屯店里有咖啡馆,不少人拿着尚未结账的书在咖啡馆里埋头阅读。(叶孝忠摄)
三里屯店里有咖啡馆,不少人拿着尚未结账的书在咖啡馆里埋头阅读。(叶孝忠摄)

毗邻三联书店的是春风习习读书会·朝阳城市书屋,世界各地的杂志是书店的核心产品。室内设计颇有Ins风格(Instagram图片风格),干净清爽而利落。春风习习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试图打造优质的阅读空间,先靠颜值收买人心。品牌主理人曾说:如果没有把“让顾客走进书店感到开心舒服”这件事作为书店的头等大事去做,那就不要怪读者不走入书店。

春风习习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试图打造优质的阅读空间,先靠颜值收买人心。
春风习习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试图打造优质的阅读空间,先靠颜值收买人心。

店里书架上摆满了世界各地的杂志,应该有超过几百种选择,像个杂志图书馆多过书店。书店里总是挤满了翻杂志的人,坐在落地大窗前,对着如织游人,沉浸在春光明媚的世界里。二楼则是展览空间,经常举办插画或摄影展。

春风习习书店里总是挤满了翻杂志的人,坐在落地大窗前,沉浸在春光明媚的世界里。(叶孝忠摄)
春风习习书店里总是挤满了翻杂志的人,坐在落地大窗前,沉浸在春光明媚的世界里。(叶孝忠摄)

如果说三联书店针对的是大众中的小众读者,那么春风习习更是把小众做到极致。杂志内容涵盖生活方式、摄影、时尚、电影和建筑等,其中不少还是限量独立杂志,全球发行也只有一两千本。

习习春风书店二楼是展览空间,经常举办插画或摄影展。(叶孝忠摄)
习习春风书店二楼是展览空间,经常举办插画或摄影展。(叶孝忠摄)

春风习习已经在北京开了四家风格迥然的店,各有特色,并针对不同族群,并把自己定位为阅读空间。首家门店春风习习杂志图书馆位于北京前门的三里河,改造自一栋胡同里的老宅,优雅地矗立在杨柳依依的小溪边。春风习习念念行旅馆则藏于香饵胡同里,结合旅宿,也设有一家24小时书店。而三里屯的春风习习·朝阳城市书屋则最为时髦洋气。

阅读不再是孤独的事

书虽然还是书店的主营部分,但在网购时代,如果纯粹是为了买书,人们为什么还要走进书店呢?因此不少书店也在努力转型,打造成舒适和具有格调的公共空间,让阅读附加了实体书以外的独特体验。以阅读和书为引子,并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同道中人,书店积累了优质粉丝,也会有品牌找上书店,通过租借场地及合办活动等增加书店收入。据主理人说,这些合作已经是春风习习重要的盈利成分。

书店所策划的活动,都是由内容出发,比如春风音乐会、春风大师课等。阅读,不再只是一个人孤独地面对书里的世界,它同时也具有社交功能,或许在北京那么巨大的城市里,零零落落的人们也有抱团取暖的渴望,而书店就满足他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