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固然美妙,若放在历史故事中细细品味,则多一份厚重的人文魅力。本地音乐组织“新加坡室内乐与艺术”(Chamber Music and Arts Singapore,以下简称CMAS)将以1824年为起点,带领观众走进200年前的室内乐创作黄金时期。
CMAS发起人、本地小提琴家董帝均说:“明年(2025年)CMAS将庆祝五周年,我们将继续投入更多精力在社区普及、艺术教育,以及策划系列活动上。此刻,我们把目光投向200年前的维也纳,那是室内乐发展的黄金时期。1824年,舒伯特写下了不朽的《阿佩乔尼奏鸣曲》和《死神与少女》等作品。1825年,贝多芬创作的三部作品都是弦乐四重奏;同年,年仅16岁的音乐神童门德尔松完成《弦乐八重奏》。1827年贝多芬逝世,舒伯特作为仰慕者是其抬棺人之一。隔年,年仅31岁的舒伯特去世。因为他生前穷困潦倒,很多作品没有机会出版,门德尔松的努力让他的许多作品重见天日并保留下来。未来五年,我们将陆续展现这些古典音乐时期的经典室内乐作品。”
今年的音乐会将聚焦舒伯特1824年创作的作品。12月16日晚,董帝均将和本地小提琴家杨舒翔等人,以及特邀来新的国际演奏家携手呈献舒伯特最具代表性的《阿佩乔尼奏鸣曲》和《死神与少女》。17日晚,他们将演奏为弦乐四重奏(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圆号、单簧管和巴松管创作的《F大调八重奏》,该作品规模庞大,结构丰富,也是舒伯特最受欢迎的室内乐作品之一。
用音乐和故事点亮童年
作为保留特色,CMAS在正式音乐会外也为儿童策划极具互动性的音乐会。12月15日上午,两场为6岁及以下的小朋友设计的音乐会将通过演奏音乐、讲故事和插图涂色等方式,介绍各种乐器。15日中午12时,6岁至12岁的小朋友将在音乐中聆听“小蘑菇和Schubertiade”的故事。
小蘑菇(Schwammerl)是舒伯特好友们对他的爱称,来源于他矮小的身材和温和的个性。董帝均说:“舒伯特是个十分内向的人,他自认自己的交响作品无法匹敌贝多芬的交响曲,在当时也不像贝多芬那么出名。因此他把大量精力放在创作歌曲和小型室内乐作品,如此一来他的作品也有更多被演奏和传播的机会。”
“Schubertiade或可译为‘舒伯特朋友圈’或‘舒伯特沙龙’。”董帝均说:“在那个没有电视机和手机的时代,舒伯特的朋友们和热爱他作品的人们,尤其是有钱的贵族,常在住家举办音乐聚会。他们会朗诵诗歌,演唱、演奏舒伯特创作的歌曲和室内乐,是重要的文娱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30多名特需或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将在15日早上受邀参观音乐会的举办场地艺术之家,并在“小蘑菇”音乐会之前,游览新加坡河附近的历史区,在“穿越”回到1824年的维也纳之前,聆听200年前新加坡开埠初期的历史。董帝均透露,这些儿童来自CMAS的合作伙伴,包括本地志愿福利团体CampusImpact、ReadAble和慈济人文青年中心。
此外,CMAS也热心把音乐带进邻里生活区。2024年,CMAS已经在义顺南分区和榜鹅海滨分区各举办四场露天公益音乐会。
11月16日,CMAS将在园艺园林(HortPark)的草坪(HortLawn)上呈献“小蘑菇和他的秋日散步”音乐会,供公众免费观赏。除了演奏舒伯特于1824年创作的另一部弦乐四重奏《罗莎蒙德》外,也将演奏维瓦尔第和皮亚佐拉的两首《秋天》,并穿插历史故事讲述。
关于“舒伯特1824”系列活动详情,请查看CMAS专题网页:shorturl.at/lip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