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感知黑白的
并非
屋,而是炮火
屋前的迫击炮,于今仍在开火
无声比有声
更惊心
一座苍翠,因鸦片加工厂
无辜成了鸦片山
一栋黑白,说不尽东亚病夫
南京条约,以及
用米字旗蒙脸的东印度公司
一场战火,从北方烧来
不为鸦片
却进出下身赤裸的大东亚共荣
鸦片竟炼出铁骨
英雄乃长伴烟枪
万千感慨总教人沉默
沉默
不是无声而是千言万语的回声
英雄呢,英雄常使人泪满襟
烈士阿南·赛迪中尉率领他的马来军团一千四百人
以明知对不可
以头颅筑防线
守住……守住这新马最后一个据点炮火中,他们爆米花似的炸开自己
掏出壮烈
写下两地教科书的肝与胆,歌与泣
超越天文、地理
超越鬼神
叫军旗上那嗜血的红日:变色
叫厚颜的大不列颠落日:汗颜
叫河山惊起
叫——
每个字都嗤嗤发出正气
太阳,在阿南与阿芙蓉的张力中
高潮也似的升起
独立山岗我是通向近代史的
交感神经
我看见的太阳有三个
三个太阳,齐齐在潜意识里翻腾
一番调适后
吐出来的语句,黑白交感句句
舍身忘死
竟不是一页历史
附记:鸦片山战役纪念馆,也即Reflections at Bukit Chandu。Bukit Chandu为马来语的鸦片山,二战时,这里发生了一场堪称新马抗战史上最惨烈的战役。纪念馆设在一栋殖民地时期留下的黑白洋房。洋房经过翻新,屋前立着马来军团士兵开炮的雕塑,第一层展出有关阿南中尉和马来军团的事物和说明,第二层展出鸦片加工厂相关的器具。
阿南中尉,全名阿南·赛迪中尉(Lieutenant Adnan bin Saidi)(1915-1942),出生于马来亚雪兰莪。二战时,阿南中尉率领马来军团第一旅C连第7排的士兵,在226高地组成最后一道防线,以寡敌众,与入侵的日寇决一死战,最后弹尽粮绝,壮烈牺牲。阿南中尉死后被英国政府封为烈士。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阿南中尉都被视为民族英雄。其生平事迹曾被编为教材、拍成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