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地鼎艺团与滨海艺术中心联合制作,两年一度的“鼎艺华乐室内乐节”即将在12月12日至15日举行。本届音乐节由著名指挥家叶聪担任总监,鼎艺团驻团指挥黄德励任副总监,以“足迹” 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精彩的音乐会、工作坊和线上高峰论坛,回顾华乐室内乐的发展历程,展望创新未来。

本次受邀来新加坡演出的海外知名团体有竹韵小集(香港)、台北中央C室内乐团(台湾)以及 “弓弦舞” 二胡(胡琴)重奏组(中国)。 “弓弦舞”二胡重奏组发起人、中国中央音乐学院二胡教授杨雪受邀担任驻节艺术家。

“华乐室内乐的概念始终围绕着传统和创新的二元主题发展。华乐的传统形态比如广东音乐、江南丝竹都展现出室内乐的特质,这次我们也特别邀请本地揭阳会馆的潮乐团,加入开幕音乐会。”黄德励说:“然而华乐室内乐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近年来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和讨论,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室内乐节,和大家一起探讨、更好地理解华乐室内乐。”

三场音乐会 东西交融各领风骚

12月13日(星期五)晚上7时30分,竹韵小集将在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室带来一场弦歌不断、粤韵飞扬的开幕音乐会。叶聪和黄德励也将带领鼎艺团,携手二胡演奏家杨雪,在此音乐会中与竹韵小集切磋交流,以乐会友。揭阳会馆潮乐团届时也将呈献原汁原味的潮州音乐,架起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 

12月14日(星期六)晚上7时30分, “弓弦舞”二胡重奏组与台北中央C室内乐团将携手呈献一场多元文化、多彩音色的音乐之旅。在上半场,杨雪带领的“弓弦舞”重奏组将演绎北方民间音乐、巴西的绍罗(choro)音乐、中国传统说唱以及西方爵士乐等风格;台北中央C室内乐团则将在下半场以大胆创新的精神,将东方传统乐器与西方乐器相结合,以开拓性和前瞻性的方式诠释现代音乐。

12月15日(星期日)晚上7时30分,闭幕音乐会由鼎艺团、竹韵小集、台北中央C室内乐团、“弓弦舞”重奏组和来自马来西亚的执竹者弓弦乐团联合呈献。各团将表演各自风格独特的曲目,也将在音乐会尾声,在叶聪执棒下组成联合乐团,演奏本地作曲家罗伟伦的作品《黄帝人文始祖》。

四场高峰论坛 名家云集畅谈发展

在舞台之外,来自世界各地的更多华乐名家将在12月12日(星期四)云集线上,以四场主题论坛,共同探讨华乐室内乐的发展图景。下午3时至4时30分 ,由叶聪主持的“万事开头难”将介绍不同地区的华乐室内乐团在创团初期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近年的转变和发展方向,参与嘉宾有张维良(华夏室内乐团)、王国伟(长风中乐团)和沈诚(紫禁城室内乐团)。

傍晚5时至6时,鼎艺团总经理吴欣慈将和陈照延(竹韵小集)和陈冰(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探讨乐团的运行模式,从管理层面发展乐团、推广艺术。傍晚6时至晚上7时30分,黄德励将与南洋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资深讲师、民族音乐学家李明晏对谈“鼎艺话当年”,讲述鼎艺团创办17年来的发展,及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声音。

晚上8时至9时30分,叶聪将与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琵琶教授兰维薇、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朱琳、小巨人丝竹乐团音乐总监陈志升和美籍华裔作曲家黄若共同探讨华乐室内乐的未来、观众群、作品走向与演奏形式,以及这一乐种会否继续蓬勃发展。高峰论坛将通过鼎艺团的脸书主页、滨海艺术中心华艺节的脸书主页,以及“华夏璇音”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直播。

12月15日下午3时和4时,杨雪和台北中央C室内乐团艺术总监董昭民将分别举办工作坊,公众可登记免费观摩。杨雪将带领执竹者弓弦乐团,以二胡四重奏作品《采红菱》作示范和讲解,从多声听觉、声部关系、音色平衡、音乐处理等方面分享经验,探索胡琴重奏的科学训练及发展方向。董昭民则将带领参与者,以台湾民谣如《月夜愁》 为创作元素,一同探索传统与现代旋律的作曲技巧与表现力。

欲了解更多音乐节周边活动、音乐会购票、工作坊登记链接,可登录音乐节官方主页:esplanade.com/din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