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星凤——施香沱遗墨展
集雅轩(百胜楼,Blk 231 Bain Street #01-59A S180231)
12月11日至19日下午12时30分至傍晚5时

集雅轩举办“南来星凤——施香沱遗墨展”,展出约15件书画作品,大多数来自金石书画家施香沱(1906-1990)的学生们以及集雅轩收藏。当中几件作品记录了施香沱的心情写照,别具意义。

《无量寿佛》是施香沱为远在台湾的表兄严笑棠之母70大寿(1953年)所绘。严笑棠曾随侍弘一法师,乃台湾知名书画藏家,佛教居士、孝子。施香沱篆书《散氏盘》尤其特别,旁述犹如日记,提及丁未年(1967年)庆祝农历新年时邻居鞭炮声不绝,由弟子所创书画印社——墨澜社的诸人皆集。他临石门颂、心经、散盘790字,觉得心绪不宁,意态全非。

施香沱篆书《散氏盘》,旁述农历新年墨澜社诸人皆集的情景。(集雅轩提供)
施香沱篆书《散氏盘》,旁述农历新年墨澜社诸人皆集的情景。(集雅轩提供)
施香沱作品《农家乐》,其学生曾纪策题款纪念恩师。(集雅轩提供)
施香沱作品《农家乐》,其学生曾纪策题款纪念恩师。(集雅轩提供)

施香沱字宏泽,题款画自称“八闽男子”,中年书斋号为“迦陵楼”,晚年署名“星凤堂”。他生于中国福建漳州望族,祖父辈皆擅长诗文、金石、书画。1938年来新,后受聘于南洋美术专科学校(今南艺)专授中国画,课余教书法篆刻达36年,桃李满天下。他也在南洋大学书画研究会教授书画,曾任新加坡美术研究会会长。

施香沱篆书广涉秦汉,书体以金文及石鼓文为主,作品用笔稳健沉着,方圆并用,粗犷遒劲、浑厚朴实。隶书宗法汉碑,广涉《石门颂》《封龙山碑》《戚伯著碑》《荡阴令张迁碑》等摩崖石刻、碑刻,后取法清代名家伊秉绶、金农、邓石如隶书,与汉代碑版融会贯通,据为自家风格。行草书取法于二王,后转师法王铎,笔法大气,劲健酒脱,淋漓痛快,加之用碑法写帖,故能沉着稳重,气势磅礴。

施香沱被誉为南洋风绘画鼻祖之一,其画设色喜用赵之谦的艳丽,并将东南亚景象和现实生活题材入画,如神仙鱼、天堂鸟、胡姬花,创新传统绘画,形神兼备。其人物画、山水画比花鸟画数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