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镭的《印度罗惹》以小喻大,借印度哲学中的毁天灭世观、色空观、色彩物理逻辑与轮回角度,以一道本地美食写出了破灭与新生循环变异的大格局。

作者潘正镭,1955年生于新加坡,笔名有金田雨、蓝宇穆、潘公怀。他毕业自南洋大学,曾任《新明日报》总编辑与《联合早报》高级执行编辑兼副刊主任。2012年他荣获法国国家文学暨艺术骑士勋章(Cheval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潘正镭的诗集《告诉阳光》也获得新加坡全国书籍理事会书籍奖,短篇小说《沉船记》夺得新加坡金狮奖首奖。

本期内容(在播放器中点击书签,就能跳至对应的章节):

  • [00:21] 作品分享

  • [01:24] 赏析

《印度罗惹》 作者: 潘正镭

上天失去分寸
大海失去是非
接受现世的毁灭吧
花儿得以诞生重开

百香找到方向
百豆找到归属
飘零聚合,寄寓盘碟上
摆起救赎

蓝偏离蓝
鸡蛋住进面团,番红花染红
心。黄带温暖阳光。虾子
趴在焦褐饼身上
梦见前生

印度洋南下的天色
云海拼贴
醒目玻璃平台上
颜彩无有层级春夏秋

开卷》由《联合早报》副刊和音频组制作,与海内外读者和听众一起走入新加坡文学的世界。每逢星期四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