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书计划 发掘新作家
城市书房2024年5月成功在城市阅读节推出了“我的第一本书”计划的首批三本年轻作家新书——潘佩冰短篇武侠小说集《路过江湖》、林艺君诗集《新房客》与夏元格诗文集《半径》。如今新加坡书籍理事会有意愿合作,一旦拨款有着落,有望扩大到本地另外两种母语文学,刺激新人新书出版。
书籍理事会执行总监潘志云受访时说,2024年新加坡文学节新增最佳新人新书奖,可惜马来文与淡米尔文奖项从缺。他认为城市书房“我的第一本书”计划很有潜力,已成功发掘新作家,如果能够合作,书籍理事会将可提供创作培训,让年轻写作者受惠。
他认为先从华文出发,再扩大到马来文与淡米尔文文学,配合新加坡文学奖的新人奖,更妥善整合资源为本地母语文学出力。
书籍理事会是获得国家艺术理事会主要拨款(major grant)的文学团体,目前正在申请更新拨款,因此未能现在就确定合作。
“我的第一本书”第一期2023年2月启动,收到七份投稿,最后选出三本,于2024年5月推出。第二期只收到一份投稿,未能达标出书。第三期刚于2024年12月截止,城市书房创办人陈婉菁说,收到11份投稿,令人鼓舞,评审工作现在紧锣密鼓。
另一方面,潘志云也透露,书籍理事会目前也正在计划开设一家新的书店推广本地四语文文学作品。
出版社与作家走出去
新加坡华文阅读市场有限,出版社与作家必须走出国门。2024年初台北国际书展,跨足新马台三地的季风带文化扩大展位,向台湾读者介绍新马作品;这年年末,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的新加坡代表团中也有华文出版社代表——城市书房与新文潮出版社,面向更广大的阅读场域。
2025年2月4至9日,台北国际书展在台北世贸一馆举行,季风带文化将继续参展。台北国际书展主要沙龙空间竞争激烈,必须抽签决定,季风带创办人林韦地也捎来好消息,本地作家海凡的场次确定在国际沙龙举行,谈“马共小说”与“后马共散文”。
海凡受访时说,季风带文化推出的散文集《落香》是他第一次在台湾出版作品。参与来临台北国际书展,“通过接触、交流,希望能拓宽视野,有助于自己的创作能走出去,走得远一些。 ”
本地华文出版社是否继续参展法兰克福书展还未有眉目,但城市书房创办人陈婉菁受访时说,参与这种世界级书展能增广见闻,本地华文出版社应该准备好英文译本范文与各国版权商交流,为新华文学寻找新读者。
书籍出版庆新加坡建国60周年
2025年是新加坡独立60周年,相信会有许多应景的书籍出版。
玲子传媒正着手编纂一本新华短篇小说精选读本。玲子传媒执行董事兼总编辑林得楠受访时说,出版社希望以社会、生活、家庭为选题,推介本地作家的优秀作品给青少年读者。这本选集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出版。
他透露,选集包括艾禺、尤今、毛丽妃、希尼尔、陈帅、君盈绿、林锦、李选楼等不同世代、风格作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