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就快结束,最后一个季度(10月至12月)本地华文书籍出版较亮眼的是有四本小说问世,分别是文化奖得主谢裕民的长篇小说《我的游离性遗忘》、导演邓宝翠短片改编的短篇小说《岁月无声》、毛丽妃首本小说集《亲爱的旅人》与资深作家流军的小说集《椰风蕉雨》。

此前已介绍过谢裕民《我的游离性遗忘》与流军《椰风蕉雨》,内容都与新马历史题材相关。邓宝翠《岁月无声》与毛丽妃《亲爱的旅人》则聚焦当代。

从温情短片诞生的小说

《岁月无声》以疫情期间发生的真人真事为基础,再虚构为短片。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在序文中揭露了一段往事:2020年6月冠病疫情期间,李慧玲与邓宝翠学生时代负责写作学会的老师杜珠成写了长篇杂文打算投稿,手稿辗转从邓宝翠处交给李慧玲再转交《联合早报》副刊,最后遗憾没有刊登:“杜老师手写的稿子寄来后,再通过她(记者按:邓宝翠)来跟我说文章题目要修改。我告诉她副刊同事不会刊登这篇长文,而我特别不想因为我的关系干预同事的决定。宝翠说她理解,但是她有个点子,用杜老师投稿的这个情节,结合报社在疫情中所受的冲击,创作一部关于华文老师和记者的温情短片。”

短片已于2022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首映,杨世彬饰演剧中的陈老师,李邪与黄丽心则饰演陈老师的两位昔日学生。短篇小说版《岁月无声》由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Irene Film和城市书房联合出版,被列入“中学华文课程泛读丛书”,是系列的第18本书(第4级别)。

毛丽妃《亲爱的旅人》收录她自2016到2023年间的16篇作品,按旅途不同阶段分“回首”“驿站”“逆旅”和“远方”四辑。散文的笔法,或可直接对应作者人生,但作为小说,或可有更大的诠释空间。

延伸阅读

毛丽妃:寻羊记
毛丽妃:寻羊记
谢裕民新书《我的游离性遗忘》:备忘了的也可以被忘
谢裕民新书《我的游离性遗忘》:备忘了的也可以被忘

作者认为,人生旅程中你我都是旅人,茫茫人海中萍水相逢,人与人的每次交会都是故事。她自诩是“拾荒的旅人”,在天地之间寻寻觅觅,为心灵找一份感动。

其他诗集、传记和散文集

本季度其他书籍还有萨然诗集《断句》、白胜晖撰写的名人传记《在商言商/郭令明》、白宗德文集《掇拾集》、林书奋文集《流逝的岁月》、郭淑云散文集《生活在此城》、教育工作者李俊贤与自闭症艺术家李俊乐合作的书法短诗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成君三语诗集《诗叶有梦》、小黛散文集《更蓝的天空》、新加坡文艺协会出版的《新华2023年度文选》征文集、虎威10年专栏精选《时光里的伯爵茶》及已故作家怀鹰为纪念故友张挥而编的《诗写张挥》。

大部分新书《阅读》版之前已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单提《诗写张挥》一书:本地作家张挥2024年8月去世,他的老友怀鹰向文友邀稿,以诗歌纪念故人。没想到在编辑《诗写张挥》的过程中,怀鹰也与世长辞,来不及看到新书出版。本书已在12月28日与《书写文学》第13期一起发布,这期刊物也推出《张挥追思特辑》。  

2024年多位本地作家去世,包括张挥与怀鹰。(出版社提供)
2024年多位本地作家去世,包括张挥与怀鹰。(出版社提供)

上季度有一书还未推介,本地学者李庆年《马来亚华人尊孔运动史(1895-1930)》,完成于2006年但迟至今年才整理出版。

李庆年在序言中写道:“马来亚作为尊孔运动的一部分,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现象,那就是没有设立保皇会,保皇与尊孔是混为一体的概念,于是积极保皇和尊孔的邱菽园和林文庆,假借‘好学会’作为基地,再配合《天南新报》与《日新报》,大肆鼓吹保皇尊孔。原本进行顺利的运动,却因为康有为贪渎大通起义款项与邱菽园闹翻,因而陷于停顿,而清政府处心积虑的破坏,终于使运动瓦解。康有为前后在马来亚将近两年时间,而尊孔运动并没有因他在场而蓬勃发展,反而消沉下来。邱菽园与康有为交恶的历史,长久以来不为学者所知,本书揭露其中真相,让学者对于康有为在南洋的活动,以及邱菽园生平中的重要阶段有所了解。”

李庆年《马来亚华人尊孔运动史(1895-1930)》在完成18年后才出版。(出版社提供)
李庆年《马来亚华人尊孔运动史(1895-1930)》在完成18年后才出版。(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