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采访詹辉振,可以直观感受到他的一些特质:时间观念——剧场人的基本素养;典型“E人”,这个看来天生要吃演员饭的性格,其实是把双刃剑。因为他的下一部作品是独角戏,自编自导自演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还召唤出中年危机。
谈起那年加入剧场的缘由,詹辉振(53岁)有点犹豫,一副“又要说一遍,等着被调侃”的样子,说:“陪朋友试镜,结果自己选上了,朋友没选上。”不演戏的时候,他当过公务员,受聘于建屋发展局和陆路交通管理局。看2024年华艺节《移心》,可能找到演员的前生影子。
1995年他开始兼职演戏,过着白天上班、晚上排戏的日子,而离开安稳的全职工作往往需要一个契机。詹辉振说:“那年我二十五六岁。一天上班前,迎面遇到一名四十岁的同事,他兴高采烈地跟我说楼下超市的午餐肉降价五分钱,非常兴奋。”
留学法国与黄秋生同门
这是自己四十岁时想要变成的样子吗?答案是他决定辞职,全心投入剧场。30年过去了,他曾在戏剧盒全职做营销,重新回去当公务员,再到实践剧场,与郭宝崑、黄美兰和谢燊杰等人相识相知。那是可以全职当剧场演员的年代,也是他人生重要的里程碑。六年后,詹辉振到法国向菲利普·高利埃(Philippe Gaulier)学艺,香港演员黄秋生与詹瑞文是他的同门师兄。高利埃是形体剧场的推动者,从意大利即兴喜剧、小丑剧和通俗剧中提炼出独特的表演风格,以小丑(clown)和丑角(bouffon)训练最具代表性。
谈到生命中两个重要人物:郭宝崑、高利埃,詹辉振分别形容他们是山和海。郭宝崑如同一座稳重的大山,有他坐镇,剧场和人心就稳了。高利埃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高利埃以尖酸严厉,但一语中的的教学风格闻名,用詹辉振的话形容,高利埃擅长突破表象,找到每名学员内在最真实柔软的美好部分,前提是你要受得了他极端的教学方式。
离开实践剧场后,詹辉振在法国留学的花销来源分三份,一份由艺术理事会补贴,一份自掏腰包,一份向姐姐借。那两年从啃法国面包充饥开始,“还好法国面包很好吃”,他说。后来,他在学院里找到散工,从开校门到洗厕所,一个星期能赚几十欧元,每天开关门时经常与老师碰面,熟络起来,如此过去两年。
“在课堂上会惊讶发现,我可能认识你、看过你表演,但我没看过你这么美的样子。”他举例说,同学中有一名很美的英国演员,开始时戴上红鼻子演小丑,很难看。高利埃每次都会让她哭,她哭得越厉害,观众笑得越厉害。丑还是丑,但让大家看到了她的美和动人。
另一次是,法国女生和瑞士男生合演哈姆雷特和奥菲莉亚的分手戏,被高利埃批评得体无完肤。他让男生一边跳舞一边念台词,再让女生坐在轮椅上,念台词时必须一边挣扎。“那场戏他们演了20分钟,我一句话都听不懂,但跟着哭了20分钟。如果奥菲莉亚没死,两人多年后在精神病院碰面,应该就是这个样子。”詹辉振忆述,在场的人都被其中强烈的爱打动,纷纷真挚道谢。高利埃总是可以用简单的东西四两拨千斤,打开演员的想象和可能性。
艺术要以人为本
而2025年的我们,为什么还在说郭宝崑?詹辉振说,一直到现在,剧场界活跃的人们身上都有一部分的“郭生”。那他自己呢?他思索一阵,冷气访谈室里原来被对话塞满的空气,一下变得安静。但有什么在悄然浮动。“郭生常说,要多看到别人的好,少看别人的不好。”
也许,他终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他的戏剧教学理念延续了郭宝崑和高利埃的精神。曾在菲利普·高利埃学校(École Philippe Gaulier)和罗斯布鲁弗戏剧演艺学院(Rose Bruford College of Theatre & Performance )执教,现于拉萨尔艺术学院担任戏剧导师,他说:“如果不管怎样都说好,那学生永远不会进步。当我称赞他们,那一定是真心诚意的称赞。”顿时,一个典型亚洲家长形象浮现,也许多了些敦厚、关怀与呵护,但绝无溺爱和讨好。当导演的理念则是不以主题先行,原则是在舞台上呈现演员的美。不管什么艺术形式,都要以人为本,跟人文无关、无法触动观众就不完整。
2025年,詹辉振将呈献首部独角戏《最后的午餐肉》。30年来,他演过、编过,也导过戏,从来没有做过独角戏,是一次自我挑战。简而言之,他觉察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是外向型的,必须要和别人碰撞产生火花,一个人会疯掉。
写剧本发现自己中年危机
“活到53岁,一直觉得一切都很好,突然开始自我否定,从工作、教学到表演中,原来的明白和自信状态突然摆荡。”不能一个人工作,他就找身边人帮忙,形容太太黄佩敏、伦尚人(Robin Loon)和梁海彬等人都是“很会问问题的人”。“在聊天中越来越清晰,许多火花撞击,以往花四五个月写不出的东西,一周就出来了。”
一个人写剧本原来是很困难的事。而戏谑的是,这正是一部谈孤独的戏。一人一桌, 一包快熟面, 一罐午餐肉, 一部卡带录音机。 为兑现对妻子的承诺,老人每天都要吃一罐午餐肉。孤身一人,他不断地重温过去,渴求所谓的意义和解脱。日子一天天过去,罐头越来越少,眼见就剩下最后一罐了。
《最后的午餐肉》采取极简主义风格,看詹辉振用声音、光影和演员的表演肢体,建构出一个人物的心灵世界。 受贝克特《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的启发,他诚邀观众一起踏上这段探寻心灵的旅程,反思和谅解生命。演出将在滨海艺术中心小剧场,2月14日情人节首演,更多信息详见官网:bit.ly/4077v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