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和理想的葛蔓纠结,不断激化的权力矛盾,都在蛮横守旧的封建家庭中累累沉积,最终引向无法挽回的悲剧……《雷雨》的故事跨度不过短短一天,却极具后劲与震撼力,在观众心中久久萦绕不散。

《雷雨》为中国现代戏剧之父曹禺的首部作品,就此成为中国戏剧史的重要剧目之一。2025年适逢他诞辰115周年,当代知名戏剧导演李六乙全新改编《雷雨》,3月将在滨海艺术中心上演。本剧由王家卫御用美术指导张叔平担任舞美与服装造型设计,演员卡司也群星熠熠,由胡军和妻子卢芳分饰周朴园和周蘩漪,两人皆为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周萍则由苗驰饰演。继2019年华艺节上演《哈姆雷特》后班底重聚狮城,作为《雷雨》亚洲巡演的终点站,为本地观众带来崭新的视听盛宴。在这之前,《联合早报》记者应滨海艺术中心之邀,赴北京国家大剧院观赏《雷雨》并独家专访主创团队。

本版《雷雨》有些开创性的改编:不闻天雷滚滚,只有时针脚步沉重,像背景音般催化了无止歇、无出路的压抑氛围;鲁贵隐身了,修女现身了。作为一部经典改编,剧组的前期工作是一起研读《雷雨》原作者序,以期追本溯源,理解曹禺的创作本心。如李六乙受访时说,本剧希望营造一种“哀静”的氛围。

曹禺在序中提到:“序幕和尾声的用意,是想送看戏的人们回家,带着一种哀静的心情。低着头,沉思地,念着这些在情热,在梦想,在计算里煎熬着的人们。荡漾在他们的心里应该是水似的悲哀,流不尽的;而不是惶惑的,恐怖的,回念着《雷雨》像一场噩梦,死亡,惨痛如一只钳子似地夹住人的心灵,喘不出一口气来。”

曹禺写于1936年1月的《雷雨·序》手稿,现存北京首都剧场。(孙靖斐摄)
曹禺写于1936年1月的《雷雨·序》手稿,现存北京首都剧场。(孙靖斐摄)

删去一角还原两幕

这为本版《雷雨》定了调。李六乙的《雷雨》删去鲁贵一角,还原序幕和尾声两幕。在李六乙看来,鲁贵只是推动剧情的情节性人物,拿走让舞台变得更自由,不受时空和人物牢牢牵制,人的心理和精神便可以自然发生。这版形散神聚的《雷雨》更紧致,结尾在感官体验和精神表达上都达到新的美学高度。

延伸阅读

2025年华艺节 经典流行齐上桌
2025年华艺节 经典流行齐上桌

全剧约三小时,其实已经瘦了身,曹禺本人也知道《雷雨》用时太多,删了首尾,还要演上四小时余,“如若再加上这两件‘累赘’,不知又要观众厌倦多少时刻。”这也是后来传世的戏剧《雷雨》,经常删去首尾两幕不演的原因。

然而序幕与尾声始终是曹禺割舍不下的部分,他将两者喻为希腊悲剧的Chorus(歌队)部分,导引观众的情绪入于更宽阔的沉思的海。“《雷雨》……有些太紧张,而我想以第四幕为最。我不愿这样戛然而止,我要流荡在人们中间还有诗样的情怀。”

曹禺曾为了演出这两幕,尝试在其余四幕做删减,思索良久,废然搁笔。“这个问题需要一位好的导演用番工夫来解决,也许有一天《雷雨》会有个新面目,经过一次合宜的删改。”

而今,将曹禺的代表作演完一遍的李六乙,自认这版《雷雨》,是对曹禺戏剧美学的总结。

导演李六乙新编的《雷雨》总结了曹禺的戏剧美学。(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导演李六乙新编的《雷雨》总结了曹禺的戏剧美学。(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悲悯之眼看人物

曹禺用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他诚恳祈望观众也以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实际上,本版演员也多以“悲悯的眼”看待自己的角色。李红认为自己饰演的鲁侍萍(原名梅侍萍,后随夫姓鲁),是剧中最悲悯无辜,负罪感最强的人,她不像其他人一样有声讨的对象;在愈见密集而激烈的爆发中,侍萍必须守着一分冷静自持,让舞台保有和谐感。而舞台,不又正是家庭的象征吗?

她颠覆了典型刻板的劳动妇女形象,鲁妈变成穿旗袍戴手表的梅侍萍,引起部分观众的争议声浪。而在李红看来,鲁侍萍不是个怨妇,30年的生活际遇, 为她打造出坚不可摧但不失柔软的心,对命运、对儿女。这么一个女人能让周朴园30年来心心念念,她觉得十分说得通。

李红是中国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身兼演员、戏剧导演和表演指导,将重新诠释侍萍一角。(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李红是中国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身兼演员、戏剧导演和表演指导,将重新诠释侍萍一角。(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让她印象深刻的对手戏,是和周朴园相认的场景。是侍萍先认出了周朴园,内心本欲挣扎逃离,却在对话和周家多年未改的陈设中找回二人情愫。后来周朴园认出她,最后彼此相认。她形容这需要两个演员电光火石般的化学反应。“我和胡军老师之前从来没合作过,马上就有这样的对手戏,难度很大。”

她还记得那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她念出那句台词:“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后来听胡军说,这段让他的眼泪自然就流下来了。

胡军饰演大家长周朴园,和李红饰演的侍萍演对手戏时,曾不禁落泪。(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胡军饰演大家长周朴园,和李红饰演的侍萍演对手戏时,曾不禁落泪。(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揣摩角色倾力出演

胡军理解的《雷雨》,写的不是阶级问题,而是人性问题。“为什么今天还要演《雷雨》,要把过去删减的东西又给拿回来?故事和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是很贴近的,人终究逃不了欲望和期盼。”

他揣摩的周朴园是个挣扎孤独,甚至很贫穷的主人、大家长。“他身边的人,儿子个个不是与他有隔阂,就是逆反他,蘩漪更不用说了,但他特别想要一个最圆满有秩序的家庭,渴望着剧中的那一天赶紧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卢芳认为蘩漪这个角色演起来很痛快。(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卢芳认为蘩漪这个角色演起来很痛快。(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卢芳则说,之前演过的一系列作品中,无论是中国女性或其他都比较压抑,能够释放内心能量的角色不多,只数出了安提戈涅和蘩漪。“蘩漪这个角色是在和整个世界抗争,演起来有力量,很痛快。”

忆起曹禺的原话“对于蘩漪我仿佛是个很熟的朋友,我惭愧不能画出她一幅真实的像……颇盼望着遇见一位有灵魂有技能的演员扮她,交付给她血肉”,拿到这个原作者真切喜欢的角色,也让卢芳感受到奇妙的、跨越时空的连接。

演周萍对苗驰而言是一次圆梦。(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演周萍对苗驰而言是一次圆梦。(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演周萍的苗驰形容这是一次突破和圆梦。“还在上学时我属于周冲的那个类型,那时就一直想突破自己演周萍。”他认为,周萍应是最难演的角色,集人性的渺小、伟大和冲突于一身。对蘩漪的爱与恨,对四凤的爱,后来又成了一个更大的罪过。

“周萍对蘩漪的爱其实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只是父亲挡在了中间。原版中几乎看不到这种纠结的爱,更多只是想躲避、想逃开。”

李小萌希望给观众展现四凤的美好动人。(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李小萌希望给观众展现四凤的美好动人。(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李小萌虽演四凤,却觉得这个角色有蘩漪和侍萍的影子。她说,这个剧组的工作时间很长,恰恰让每个演员都能一点一点地,真正走进这个角色。她希望以克制细腻的表演,把四凤最美好动人的一面呈现出来,没有歇斯底里,没有哭哭啼啼,而是如水流淌,又隐含水滴石穿的力量。

《雷雨》将从3月28日演至30日,购票可至官网:www.esplana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