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届台湾师范大学梁实秋文学大师奖得奖名单已于2月1日出炉。
散文大师奖有五份得奖作品,即王正方《十年颠沛一顽童》,白樵《莫斯科的情人》,黄鸿玺《夜奔》,叶梓诵《断层路径》和骆以军《如何抵达人心,如何为爱画刻度: 骆以军的文学启蒙小说26讲》。
《十年颠沛一顽童》是知名导演王正方的个人回忆录。他出生于战火年代,自幼随双亲大江南北走避战乱,途经湖南、江西、福建,最终登上开往台湾的轮船。离乱的岁月中,虽有仓皇、颠沛的时候,但更多的是童年友伴之间的玩耍嬉笑,难忘的师长言行,还有父母家人的温情。这些洋溢着金黄色光辉的温馨时刻,为他不断流徙的童年填补色彩,也让儿时记忆成为他人生中百般回味不已的美好时光。他以本作忆写成长点滴与旅途见闻,以童稚之眼回看那个纷乱的年代,藉由家事、琐事,窥看大历史的变迁轨迹。
莫斯科在人们印象中是白雪覆地,决绝冷漠却又神秘。数次赴俄留学的白樵,走入异美的俄国文化,告别荒谬疯狂的家族史,将自身延展成一则田野调查的纪录片,以构词学为骨,展开智识型散文书写。在厚灰冷冽的北域,他以私我骨血情爱涅槃,撬开冰封;于文化冲撞中,将语言幻化成不同线条,引领着抵达与转身。每写下一件事,犹如封印一件物体,他不悼亡,而以书写顽抗命运。
在北京市中心的胡同里,曾藏有以四合院改建而成,充满武林味的客栈“夜奔北京”。黄鸿玺原为云门教室武术教师,为离开舒适圈而彻底更换环境,凭着一股冲劲到北京创设客栈,给自己一个犯错的机会。过去,镖局是留住武术的重要场所,如今镖局已远,武术却仍以各种方式存在,而大隐隐于世的武林中人,有可能是教师、公务员,或工人。黄鸿玺在客栈里开办武术课,四合院就是天地拳场,同时迎接由世界各地前来的习武者。能预测天气的行脚医师、研究道教气功的俄罗斯美女、神秘牧师的真实身分是墨西哥毒枭……南拳北腿,齐聚夜奔,黄鸿玺以《夜奔》一书道人间江湖。
延伸阅读
言语尽处,必有意义如地火奔涌。《断层路径》是香港前“Sample”杂志总编辑叶梓诵的首本个人文集,收录31篇散文、札记和评论,思考沟通、记忆和哀悼等主题。在旁征博引的同时,仍不乏对香港城市经验的省察,日常的散步和小巴行程,化作承载情感的对象。从林夕的歌词切入德希达的理论;阅读卡尔维诺、汤姆.麦卡锡的小说;解构基斯杜化路兰、滨口龙介的电影;聚焦罗兰.巴特的写作,探讨书写和重读,如何成为哀悼的出口。
《如何抵达人心,如何为爱画刻度: 骆以军的文学启蒙小说26讲》透过26篇经典深谈与读者共情,铺展人心与爱、与世界的灿亮联结。
本书收录作家骆以军青少年时期重要的阅读滋养,26篇散文并非严肃的文学分析,而是意兴遄飞、如蚌贝吐沙般召回被经典触动的美好记忆。时间回溯到作者1980年代,仍深陷台北街头小混混、青少年斗殴的狂躁青春,镇日被教官广播至训导处报到。这样一个青少年,如何像阿里巴巴打开藏宝洞般,在各个作家与经典中旋身,透过独自于阳明山学生宿舍日复一日的文学抄读,进而深受启蒙,不断被小说震慑、附魔,自此改变其眼瞳向外观看、向内反刍自省的方式;在小说之眼的窥探下,打开对世界与自我内里的深层连结,于各种黑白画片折射出令人惊异的辉芒。
骆以军说:“这本书的起心动念,是想象面对一室对小说有憧憬的年轻人,类乎散谈,促膝交心,回忆我自己二十出头时,懵懵懂懂,与世界像隔着煤污车窗玻璃,在毫无足够经验与教养的状态,第一次读到川端,第一次读到夏目漱石,第一次读到马奎斯,第一次读到杜斯妥也夫斯基,第一次读到福克纳,第一次读到张爱玲……都只是他们小说中的其中一本,或一章节,对那时的我的内心,像是‘世界被另一种次元,全部核爆、重置、拗扭成另一种物理概念’。”
四部翻译大师奖作品
翻译大师奖得奖作品则有四部。邱源贵译《失乐园》全诗12卷,附导论及评介,随文注释细数典故,辅以历代文人名家见解,全面剖析约翰·密尔顿史诗经典《失乐园》故事及其历史意义,以另类观点解读撒旦形象与行径。
郁保林译诺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纳《来世》,这部小说以战时的东非为背景,描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一生,勾勒出非洲大陆的无情命运。
陈锦慧以译作《吉姆爷》获奖。这是现代主义先驱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名列20世纪百大英语经典小说。《班雅明传: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的生命与心灵》细腻描绘班雅明内心世界与外在动荡,勾勒其打破一切定义的创作生涯,还原非凡哲思背后的真实身影。译者为赖盈满。
本届梁实秋文学大师奖吸引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的作家与译者参与角逐,参赛作品达85部。两奖首奖得主将于3月1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