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乐团的弹拨乐五重奏“新乐芳华”将呈献音乐会“新乐芳华汇知音”,携手团内其他弹拨乐演奏家及本地塔布拉(印度鼓)演奏家Joe Jayaveeran,共同打造一场技艺炫目、文化交融的音乐盛会。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将在这场音乐会上首次演奏印度传统乐器锡塔琴,成为备受瞩目的亮点之一。
由黄桂芳(三弦)、瞿建青(扬琴)、俞嘉(琵琶)、许徽(古筝)和景颇(阮)组成的“新乐芳华”成立于2021年,灵感源自华乐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弹拨乐五重奏“五朵金花”。黄桂芳曾是“五朵金花”成员,本场曲目单上的两首传统弹拨乐五重奏曲目《木兰从军》和《风雨归舟》也是“五朵金花”时期的保留曲目。
风格多元乐器编制丰富
在“新乐芳华”的首场音乐会上,新加坡华乐团驻团作曲家王辰威量身创作了展现弹拨乐特色的炫技作品《弦炫》。这次他对作品加以扩展,让所有演奏家参与其中,并加入塔布拉鼓的华彩独奏。俞嘉说,此次音乐会以“汇知音”为主题,展现更丰富的乐器编制与文化、音乐风格。
音乐会还将呈献多首创新曲目。其中,《弹拨摇滚》是一部琵琶、中阮和大阮的三重奏作品,借用古曲《十面埋伏》的素材,融合大量摇滚风格技巧,难度极高,充满碰撞感。这部作品曾在“敦煌奖”中国民族室内乐新作品展评活动中荣获金奖。《明月几时有》是中国作曲家王以东根据苏轼词作《水调歌头》创作的室内乐作品,融入人声元素,演奏家在演奏传统风格重奏的同时,还须演唱和朗诵,展现诗歌吟唱的文人意境。
琵琶首席苦练印度锡塔琴
音乐会的最大亮点是《静默之弦》。俞嘉说,新加坡华乐团本乐季的主题是“融汇”,因此她想到与琵琶相近的印度传统乐器锡塔琴,并选择了中国作曲家孙晶原为琵琶与塔布拉鼓创作的《静默之弦》,邀请王辰威改编为琵琶、锡塔琴和塔布拉的三重奏。
俞嘉透露自己学习锡塔琴大半年,过程并不容易。“左手技法虽与琵琶相近,但主要使用食指,偶尔用中指,而琵琶通常须用四根手指,有时甚至用到拇指。右手技法则完全不同,依靠戴在食指上的铁环拨奏。此外,锡塔琴有七根主弦和十几根共鸣弦,演奏方式独特,且世界上没有标准乐谱,只能通过口传心授学习。”她通过观看大量视频资料研习,并不断练习,以求达到能够与琵琶同台竞技的水准。
这场演出也将是一场赏心悦目的“服装秀”。新乐芳华的五位演奏家将身穿不同颜色的旗袍,旗袍上精心绣制着新加坡国花胡姬花;而在演奏《静默之弦》时,俞嘉与其他两位演奏家将身着印度民族礼服,与锡塔琴的音色相呼应,为音乐增添独特的文化韵味。
▲新乐芳华汇知音
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
2月7日(星期五)晚上7时30分
票价:30元
购票:sistic.com/events/vibrant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