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或许会迷路,爱却永远在心中发光。来自不同表演领域的韩雪卿、皓皓和玖健再次携手合作,打造全新舞台剧,提倡关心关爱失智症患者的意识。三人与编剧林文斌一同接受《联合早报》访问,畅谈创作背后的故事。
《妈呀!又不见了?》是一部以失智症为核心主题的华文原创舞台剧,探讨“失去”与“亲情”的主题。故事讲述一对母子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化,双方如何经历记忆的破碎与情感的考验,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历程。
原创舞台剧《妈呀!又不见了?》由电台DJ和歌台主持人皓皓亲自策划与主演。皓皓认为,相较于新闻或其他媒介,舞台剧能对失智症患者、陪伴者或身边的亲朋好友进行更深刻细致的描绘和演绎,让人们对失智症不那么害怕,或许可以从中获得启发,更懂得如何与之相处。韩雪卿补充,本剧借失智症这个议题切入,折射关于亲情、错过等主题,开放给观众解读。
约在三年前,皓皓和韩雪卿开始谈这部作品,原定是两人演母子。后来,皓皓偶然看了一场玖健的音乐会演出,台上的玖健一头长发徐徐演唱,让皓皓想不如为他加一个角色,于是提出邀约。
用32年人生铸造角色
说起玖健,也许人们会马上想到音乐剧,但《妈呀!又不见了?》不是。他受访时说:“因为歌手身份,许多人找我都是音乐剧或歌舞剧,反而比较少机会参与纯舞台剧。”这次参与黑箱剧场制作,对他而言是新鲜的尝试。玖健忆述,他首次参与舞台剧是在1994年,与韩雪卿、华亮及陈之财等人合作,出演中文版《私处》。时隔30年后,他再次与韩雪卿同台演出,这也是促使他接下这次挑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玖健说:“有的过去是为了成就我们的现在,这次我会用过去32年的人生阅历,经历过的悲欢离合,来铸造这个角色。”
剧中,母子之间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关系随着时间流逝逐步推进,而主人翁小旺与拾荒者七爷的相遇,为他打开了一扇穿梭记忆与想象的奇妙之门。一场关于寻找与释怀的旅程由此展开,带领观众走进亲情与人性的深处。
三人饰演11个角色
本剧通过幽默、怀旧与深情的语调,呈现出失落与坚守的共鸣。整部作品以轻松且超现实的手法打造,是一部三人黑箱剧场作品,既有感动人心的瞬间,也以温暖的方式提醒观众珍惜每一个和所爱之人相伴的日子。三人将在这个黑箱剧场中饰演11个角色,为整部剧注入更多层次与活力。
身兼导演与演员的韩雪卿希望通过本剧传递乐观面对病魔的态度。继八年前主演《歌台音乐剧》后,皓皓再制作这部舞台剧,为失智症患者和身边人发声,促进公众对失智症的认知与关注。既创作也主演的两人有了初步构思后,决定把故事交付给编剧的第三双眼睛,以跳出两人的思维局限,注入新视角与感受。
本剧现在的编剧林文斌其实是第三任编剧。他受访时说:“整个创作过程其实蛮好玩的,是一次集体创作。”带着不要太严肃沉重的共识,剧本大纲由林文斌主笔,过程中一起讨论哪些细节可以改进完善,本剧才有了现在的面貌。
▲《妈呀!又不见了?》
(华语和福建话演出)
佳伟剧院黑箱剧场(3615 Jalan Bukit Merah S159461)
3月6日至9日(晚上8时),3月8日和9日(下午3时)
购票:sistic.com.sg/events/ohma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