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相遇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是在人潮汹涌的一个公园的书市,碰巧都要拿起书摊上一本余华的书,互道歉意后自然而然地聊了起来,很投机,互留了联络方式。

之后他和她约在咖啡厅、茶馆、麦当劳,有聊不完的话题。再后来,他送了她第一束红色的玫瑰。

其实,她不喜欢红色的玫瑰,觉得太过落入俗套,她更喜欢白色的百合,她没有说。 接过了花,她表现出了得体的欣喜,不是因为花本身,而是因为红玫瑰背后众人皆知的花语。

接下来的相处的时光,她在相识纪念日、她的生日、情人节、圣诞节收到红玫瑰。她收下,在朋友圈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撒的狗粮让同事、朋友羡慕不已。

然后,他和她成了夫妻,婚礼上她的手捧花依然是红玫瑰。虽然在和婚庆公司讨论细节时,她说她想用白百合做手捧花,但他说红玫瑰应景,她没有再说什么。

柴米油盐,日日奔忙,她和他能够坐下来静静聊天的日子越来越少。第五个结婚纪念日下班后回家,他一脸疲倦,手里捧着一束红玫瑰,略带抱歉地说,“不好意思,今天太忙,花店只剩这一束了,不是最美的样子了。”

她接过来,放入桌上的水晶花瓶,说了句,“没事,挺好的,其实白百合也挺好的。“ 他“哦”了一下。

第六年的纪念日,他买了一束红玫瑰。第七年的纪念日,他和她在家简单庆祝了一下,桌上的水晶花瓶空了,她和他都没说什么。

第10年的纪念日,水晶花瓶里插着一束亭亭玉立的白百合,一早她去家附近的花市买的。晚上两个人坐在桌前吃饭,他什么也没说,她也没说什么。

之后的每个纪念日都是白百合,她买的,直到第20个纪念日的时候,水晶花瓶里没有了花,他们在民政局门前互道珍重。“保重”两个字,一秒钟,结束了22年的相知。她和他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也许就是从那一天,她又说了句她喜欢白百合,而他完全没理会开始吧。

她又来到那个他们初识时常去的咖啡店,坐在窗边,用勺子搅动着那杯无糖黑咖啡,静静地回想着这些年的他和她。

这些年,他们也说了很多话吧。她说,他也说,大家都在说,但想想似乎都只是记得自己说了什么,而不大能想起对方的回应。她想,大抵他也如此吧。从什么时候他们的交流从互相回应变成了自己的喋喋不休。他们都忙着表述,却忘记了倾听。

如果她在第一次就和他说她喜欢白百合,而除了第一束花,以后她收到的都是白百合,那么她和他的故事结局会不会不同?她想发个微信问问他,但想了想,算了,她不想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