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艺团正式揭幕2025/26音乐季,在新加坡建国60周年之际,以一系列精心策划的音乐会,向本地杰出艺术家致敬,探索华乐室内乐的未来可能。新乐季关注传统工艺与文化的传承,也聚焦可持续发展和跨文化合作,以多元视角展现新加坡华乐的独特魅力。

300年名琴演绎古典名曲

开幕音乐会“心·音乐·汇”将于3月14日在维多利亚音乐厅拉开帷幕。这场音乐会由新加坡文化奖得主叶聪和鼎艺团驻团指挥黄德励联合执棒,特邀台湾小提琴家魏靖仪加盟。魏靖仪曾在2015年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音乐比赛的总决赛中获“Laureate”荣誉奖。他将演奏由本地作曲家潘耀田改编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以精湛技艺赋予这首西方古典作品全新诠释。他此次使用的是奇美文化基金会提供的1722年斯特拉迪瓦里名琴“Joachim-Elman”,其悠扬音色将成为音乐会一大亮点。

与此同时,新加坡青年艺术家奖得主王辰威特别为这场音乐会重新编写华乐室内乐版的琵琶协奏曲《罗摩》。该作品取材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展现主人公罗摩历经艰难险阻的传奇故事,将由另一位青年艺术家奖得主、琵琶演奏家蔡友国担纲独奏。音乐会以独特的编排方式,展现华乐室内乐在文化跨界中的丰富可能性,为新乐季揭开序幕。

2025/26音乐季的主题围绕文化传承、跨界融合与生态探索展开。“大地希声”音乐会将在4月20日展现华乐室内乐的音色层次,特别呈献笙独奏曲《巴龙舞》,描绘峇厘岛传统舞蹈的独特韵律。这场音乐会也特邀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板胡演奏家胡瑜担任艺术导师,鼎艺团笙演奏家苏瑞杰独奏。

从音乐视角感受传统工艺

备受关注的“消逝中……系列”也将在6月6日和7日迎来最终篇章。本系列曾探讨龙窑、制香技艺及潮绣等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而本季的主题将聚焦狮头扎作、藤编技艺和马来宋谷帽制作。音乐会结合多媒体影像与现场匠人展示,通过华乐室内乐的视角,让观众深入感受这些珍贵技艺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价值。

另一场别具创新精神的音乐会“华山论剑”将于10月18日上演,以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五绝”比武为灵感,结合音乐与戏剧元素,打造一场突破器乐剧边界的跨界盛宴。该演出由新加坡知名编剧张子健执导,邀请青年作曲家骆思卫共同创作,在音乐叙事与戏剧表现之间寻找新的可能。

持续拓展国际合作

面对全球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鼎艺团的“声态不息”系列音乐会将在11月15日迎来第三期。本场演出将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音乐表达方式,采用由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乐器,并与马来西亚作曲家余家和、新加坡视觉艺术家赵仁辉合作,通过音乐与装置艺术的结合,引领观众深入思考人类与生态的关系。

除了在本地舞台呈献精彩演出,鼎艺团也持续拓展国际合作。除了多名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艺术家加盟本乐季,鼎艺团近期也获得成为泰国玛希敦大学音乐学院国际作曲节驻节乐团的殊荣,将在该音乐节中呈献新加坡作品。

鼎艺团也在数码化方面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线上平台,通过Spotify等音乐串流服务推广华乐室内乐,并计划录制陈怡、王辰威等作曲家的作品,传承华乐并塑造未来经典。

心·音乐·汇
维多利亚音乐厅
3月14日(星期五)
晚上7时30分
票价:28至45元
购票:sistic.com/events/traversing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