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传来铃声,戏开场了。舞台却还是暗的,然后有几根大蜡烛闪烁着光。蜡烛的光没把舞台全照亮,却能看见十多个少男少女在明灭的光影中秉烛舞动。

或许这就是今日华族文化在新加坡传承的实景,离开晨曦的降临显然还有一段等候时光,只是我们仍要给予赞美和祝福的,是今天仍在幕后努力、来自各方的文化推动者。

总导演高慧碧为演出特刊写的《不忘初心》里,引用了证严法师的一句话,应该最能说明她几十年来积极推广华文语言艺术的初心:“点燃了的蜡烛会有泪,但总比没有燃烧的好。”

群口相声演出精彩

日前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观看了南方文艺社年度曲艺专场“烛光:闪烁中的声音”。演出的主要节目包括两个快板,李芝苓说的《雏凤凌空》和黄敏骢说的《追杀令》。

17岁的杨门女将杨排风,要求领军杀敌,骁勇善战的焦赞不以为然,于是两人在辕门前比武,结果,李芝苓右脚猛地一踢,快板里的那位焦赞便飞出几丈远。说快板不能只是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适当的停顿和语气转折,能让观众更容易感受到角色当时的处境和感情,同时也有助于观众接受她跳进跳出角色的表演。看过李芝苓的几回表演,这次感觉她在舞台上已显得更从容和更有信心。

黄敏骢说的《追杀令》,节奏有致,有顺水推舟的流畅,随剧情需要也能持续逆流而上,不让人捏一把冷汗。他的表演很成熟,颇能驾驭舞台气氛。优点之一或许就在眼神的应用,敢于直视观众从而迸发感情交流:让我们都为韩琦将军的正义行为感动,也为秦香莲母子逃出生天庆幸。

散文诗《蝙蝠写给人类的一封信》,算是一篇具有科普意义的散文,梁光贤吐词清晰,音色稍带柔性,恰好传达了文章所要抒发的感情。

以上几个节目一开场就能吸引观众注意力,与声效组提供的视频和幻灯片造成的精彩视觉效果很有关系:杨排风有了开场的杨家将冲锋陷阵画面做后盾,接下来李芝苓说的快板书自然有声有色。蝙蝠的视频也很逼真,它们给人类发出的警告果然具有威慑力。

我最欣赏韩劳达的群口相声创作《七彩缤纷》,台词写得妙趣横生,七个小演员演得精灵古怪,让我们都为他们的精彩表演嘻哈翻天。这里,导演的调度功力得记上一功。

充满活力的曲艺联唱

作为压轴节目的曲艺联唱《传承》,显然是南方文艺社曲艺团的总动员,是需要经过多次认真排练才能取得的成绩,也让众多训练有素的小演员有机会在舞台上施展才艺,巩固他们今后继续学习的信心。

他们以快板、绕口令,配合西方《杯子歌》串成的联唱,节奏明快,语言清晰,感情饱满,充满童真,也激扬青春活力。我只是觉得假使内容能浓缩些,舞台效果应该会更上一层楼。此外,演出者对掀开序幕的《鱼戏莲叶间》期待的演出效果,感觉也因稍嫌冗长而打了折扣。

烛光微弱仍有温度

走出剧院,心情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舞台上有那么一群活泼可爱的青少年演员,忧的是这个队伍好像不是那么齐整,没有以前那么壮大。然而,在这个传承的舞台上,也幸而仍有黄敏骢、李芝苓和梁光贤这样的人才,让我们预见未来不一定就是一片凋零。从他们身上,我们也看到曲艺老师高慧碧在他们身上投下的深刻身影。至少她在菩提学校教导语言艺术课程至今34年,其影响必然深远。

文末,我愿以演出特刊上一则贺词与大家共勉:“烛光,虽然你是那么微弱,虽然你是那么渺小,但是,你照亮了烟雾重重的前方,你温热了冰霜层层的心坎。烛光中,这闪烁的声音,让我们看到热爱华文的希望!”

(作者是退休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