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新加坡芭蕾舞团排练厅欣赏了“新加坡创制”(Made in Singapore)编舞工作坊专场演出。这场演出汇聚本地编舞的创意,呈献四部风格各异的作品。

“新加坡创制”由舞团艺术总监雅克·谢尔根(Janek Schergen)发起,作为一个编舞实验平台,为本地及团内舞者提供创作空间,让他们在舞蹈中探索不同主题,并在排练厅内以亲密互动的方式开放给观众观赏。

今年的演出中,由芭蕾舞者Shan Del Vecchio编创的“Pulse”对我而言是最具冲击力的一部。这部舞作以编舞创意为最大亮点,通过独特的舞蹈语言,将芭蕾、探戈与拉丁舞的热情节奏交织在一起。这不仅是一支芭蕾舞作品,更是一场不同舞蹈风格的碰撞。

芭蕾融入拉丁舞和探戈

编舞突破传统芭蕾框架,在优雅芭蕾之中,融入拉丁舞和探戈,动感与激情为整场演出增添戏剧化的视觉冲击。编舞巧妙融合芭蕾的典雅与拉丁舞的张力,作品在不同舞风间自如切换,却始终保持流畅与整体性,平衡了芭蕾与探戈的对立风格,创造出刚柔并济,快慢交替的动态平衡。

多段配乐风格鲜明,“Por una Cabeza”展现探戈风韵,“Paganini Caprice No.24”带来古典炫美,与极简主义现代音乐及爵士乐交织,丰富了舞蹈的层次。

“Pulse”创意的背后,是编舞Shan独特的文化背景与个人风格。他不仅拥有芭蕾功底,更是一位擅长将不同舞蹈语言交融的编舞。他以芭蕾为基础,融入拉丁与意大利舞蹈风格,通过肢体语言塑造出富有南欧热情的舞蹈,让人耳目一新。 也许是意大利与泰国的混血血统 ,加上在新加坡芭蕾舞团演出古典芭蕾和现代舞长达11年的经验,他把古典芭蕾、东南亚文化和南欧的艺术元素融合到了这支舞中。Shan似乎受意大利文化中戏剧性表达的影响,舞者的肢体不仅展现技巧,也着力诉说情感。

值得肯定的起点

编舞工作坊的另三部舞蹈作品也各自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理念与舞蹈风格。

“The Third Reset”由编舞家曾家爱(Christina Chan)编创。作品诞生于疫情期间,通过肢体语言呈现动荡时期的偶然性与可能;“Faux Contact”由前芭蕾舞者Etienne Ferrere编舞,灵感源于打字错误,探讨微小失误如何引发误解;“Facets”由芭蕾舞者Jessica Garside编舞,重新诠释巴洛克舞蹈的传统形式与节奏,以优雅动作呈现复杂的几何编排。三部作品皆展现舞蹈对情感、人际关系与传统美学的诠释,探索了芭蕾艺术的多样性。

同时,这几部作品能感觉到一定局限性。比如三部由舞者编创的作品,因他们并非专业编舞家,在整体完整性和编舞精细度上,相较于国际级专业编舞的现代舞作品仍存在一定差距。叙事流畅性、舞段衔接及舞蹈语言深度,都还有提升空间。然而,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起点,为舞者提供了尝试编创的宝贵机会,也让观众得以窥见新生代舞蹈创作者的想法与表达方式。

“新加坡创制”的每部原创作品都以古典芭蕾为基础,同时又加入芭蕾以外的创意。尤其是“Pulse”,既是一场舞蹈创新实验,也是一次艺术创新探索,让人耳目一新。期待有更多机会看到这样精彩的演出,也期待新加坡芭蕾舞团继续带来这样的创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