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戏剧芭蕾的巅峰之作,亦是浪漫悲剧主义芭蕾的璀璨明珠。普罗科菲耶夫为其谱写的音乐,更是被誉为芭蕾舞配乐中的不朽经典。新加坡芭蕾舞团将这部传世之作再度搬上舞台。傍晚余晖渐散,恰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虽如黄昏般短暂,却永远定格在最绚烂的瞬间。
尽管《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两大家族的世仇为背景,但在众多芭蕾版本中,蒙太古家族的描绘往往被淡化,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罗密欧与其挚友默克迪奥和班伏里奥的互动上。从广场的嬉戏到激烈的械斗,三名男舞者将少年的朝气与英气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个角色的性格都鲜明独特:默克迪奥的机智与顽皮,班伏里奥的聪慧与敏捷,以及罗密欧的青涩与内敛。与其他版本中罗密欧被塑造成风流倜傥的形象不同,上妻悟(Satoru Agetsuma)饰演的罗密欧更显温柔细腻,在叛逆的三人组中,他的沉稳内敛尤为突出。
凯普莱特家族在剧中占据了较多的篇幅,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骑士之舞》。罗密欧三人组蒙面潜入宴会,随着幕布缓缓拉开,金碧辉煌的背景与华服盛装的贵族们,彰显了凯普莱特家族的权势与威严。身着红色礼服的家族成员迈着庄重的步伐,配乐中透出的压迫感,既是权威的象征,也是不可逾越的教条。而饰演朱丽叶的郭明宜,则如风中摇曳的柔弱小草,背负着家族联姻的重担,任人摆布,令人心生怜爱。她灵动的舞步在庄重的宴会上格外引人注目,令罗密欧一见倾心。夜幕降临,罗密欧披着斗篷翻越围墙,与爱人在月光下相会,双人舞缠绵悱恻,尽显爱情的甜蜜与无奈。
除了两位主演的精彩演绎,Jason Carter饰演的默克迪奥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在宴会中的独舞,他以一连串的大跳完成了走场,充满了对陈腐礼仪的挑衅,显得突兀却又充满惊喜,令观众直观感受到他是三人组中最具机智与好斗精神的角色。尤其是在与朱丽叶堂哥提博尔特的决斗中,他因轻敌而被刺中要害,却强装无事,假意在喷泉下饮水,与女郎嬉戏,进一步丰满了这个年轻气盛的形象。最终,他因失血过多倒下,观众席中传来阵阵唏嘘。
新增“命运”一角埋伏笔
与以往版本不同的是,该剧新增了“命运”(Fate)一角,形如薄雾,宛如鬼魅,为爱情的悲剧埋下了不可抗拒的伏笔。当朱丽叶坐在床前掩面哭泣时,这一角色的出现不仅增添了戏剧张力,也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命运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两位主角的爱情之上,仿佛在提醒观众,这场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悲剧。命运之舞的编排巧妙而富有深意,舞者的动作轻盈却充满力量,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命运的无情与不可抗拒。这也是资深本地舞者王欣玲的谢幕之作,她的华丽深沉表演将印刻在舞迷心目中。
在舞剧的高潮部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双人舞堪称经典。他们的动作流畅而富有情感,每一个旋转,每一次跳跃都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尤其是在朱丽叶假死后的那场戏中,罗密欧的悲痛与绝望通过舞者的每一个动作传递得淋漓尽致。他的舞步从最初的慌乱到最后的决绝,情感层层递进,令人动容。而朱丽叶在醒来后发现罗密欧已死的那一幕,更是将悲剧推向了顶点。她的舞步从轻柔到激烈,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崩溃与绝望。
整部舞剧的编舞可谓匠心独运,但朱丽叶与罗密欧的性格在初期的刻画上略显平淡。《罗密欧与朱丽叶》所歌颂的不仅是纯洁的爱情,更是对自由的向往与对压迫的反抗。然而,这一版本中的两位主角性格较为内敛,最后的殉情更多是因对方的心碎,而少了一份无声的抗争。尽管如此,新加坡芭蕾舞团的演绎依然为这部经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令人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