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胡琴演奏家、华乐教育工作者周经豪星期五(4月18日)凌晨因病辞世,享年70岁。周经豪于2024年确诊肾癌,近期因恶性肿瘤复发,在黄廷方综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但术后突发严重并发症,虽经医护团队全力抢救,仍不幸与世长辞。

周经豪生于1954年,自少年时期便投身华乐。11岁起因父亲是琼崖联谊会会馆秘书,而加入会馆华乐团。18岁时他代表新加坡参加英国主办的世界民族器乐比赛,以一曲《赛马》荣获第二名。此后,他任职人民协会华乐团,在乐团晋升为新加坡华乐团后,成为创团成员之一,服务至2020年退休,前后长达24年。他多次在不同的演出中担任独奏,演奏过胡琴协奏曲《不屈的苏武》《新婚别》《长城随想》等。

演奏以外,周经豪致力于华乐教育与社区推广,曾任吉丰联络所华乐团创团指挥,并指导包括莱佛士初级学院、华中初级学院在内的多所学校华乐团。此外,他长期奔走于新马两地,担任马来西亚多个华乐团的指挥,是马来西亚华乐发展与新马华乐交流的重要推手之一。

周经豪的离世,新马华乐界同表哀悼。马来西亚专艺民族乐团、槟城中艺民族乐团等纷纷发文悼念。马来西亚作曲家余家和受访说:“1990年代,周老师每月数次往返新加坡与吉隆坡,指导专艺民族乐团,我当时在乐团吹笛子。那个年代我们还未见过以华乐为职业的音乐家,周老师的指导极为宝贵。他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让一个业余乐团有显著的提升。”

现任香港中乐团助理艺术总监周熙杰,与余家和同一时期在专艺民族乐团演奏大提琴,他也在脸书发文悼念,称周经豪对马来西亚的华乐发展贡献良多,自己并深受其熏陶。

本地作曲家潘耀田说:“我们是1970年代教育部属下青年华乐团的第一批成员,在那个资源匮乏、靠唱片自学的年代,周经豪是同辈中水平出众的一位。他为人爽朗,讲义气,富有个人魅力,深受学生爱戴。”

曾在辅华中学就读期间受其周经豪指导的华文教师林佳敏忆述:“周老师对自己要求极高,对学生也非常尽责。他看到我有天赋,主动栽培,并在知道我家境一般的情况下,免费为我授课。在他的介绍下,我毕业后加入武吉巴督华乐团,华乐成为了我的终身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