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粤剧界一对新的生旦演员,将以经典大戏《帝女花》献上作为主角的初登场。

何慧珍、吴冰儿首次挑大梁演出这部名剧,是为圆梦。两人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我们对粤剧的热爱由来已久,尤其钟情于经典之作《帝女花》。这回是我们首次呈献全剧,能够挑战担纲主演,对我们来说既是荣幸,也是全新学习历程。能在舞台上演绎这部富有历演不衰的魅力、极具忠孝与爱情等人文情感的作品,是我们多年来努力学习粤剧的梦想。”

她们说,疫情前就曾得到本地资深戏曲导演张莉的鼓励和支持,由于种种原因,计划一再被迫延迟。“但就在这段期间,我们从未放弃对表演的追求,继续提升演艺水平,更坚定了要在舞台上展演这部戏的决心。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所学所悟,向观众传达《帝女花》蕴含的情深意切。”

两人在学习粵剧方面已经积累多年舞台经验,但过去10年主要专注于折子戏演出。她们希望通过此次演出,既向经典致敬,也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接触并欣赏粤剧与其独特魅力。

选择《帝女花》别有考量

之所以选择献演这部作品,两人也别有考量。何慧珍说:“《帝女花》是粵剧编剧家唐涤生传世经典,故事围绕公主和驸马的坚贞爱情展开,他们的爱在朝代更迭动荡中始终如一。两人的情感,在剧中更升华至忠孝仁义,深度融合人性、爱情、亲情等。”

吴冰儿说:“此外,公主和驸马对明朝的忠诚,展现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毫无畏惧地面对艰难险境,宁愿为理想而牺牲,表现出崇高的气节和勇气。能够如此坚持信仰与价值观的人,让我们敬仰之至。”

在剧情中,让两人特别感动的一个瞬间是,当公主和驸马完成安葬明皇和释放明太子的使命后,准备一起奔赴黄泉的时刻。“那一刻充满悲壮与感动,他们的忠诚与爱情超越生死,令人心潮澎湃。”

难关是粤语咬字发音

在排演这部全剧的过程中,她们遇上不少艰巨挑战。何慧珍说:“其中一大难关是粤语的字正腔圆。由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粵语掺杂本土方言色彩,但粤剧迷们对这一经典粤剧的念白与唱腔耳熟能详,我们不得不更注重每字每句的精准度。为此,我们的粵曲导师凌东明老师费了不少心神与时间来纠正发音咬字,加强我们的唱腔练习,让我们能更好地诠释角色。”

除了得到张莉鼓励外,两人也请张莉担任此剧导演。

张莉既是何慧珍和吴冰儿的导师,也担任此剧导演。(主办方提供)
张莉既是何慧珍和吴冰儿的导师,也担任此剧导演。(主办方提供)

张莉说:“我是2017年开始任她们的指导老师,曾经为她们导演过近七部折子戏。这些年,她们在本地戏曲舞台上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慧珍、冰儿分别在2018和2019年荣获新加坡戏曲胡姬花奖大赛优秀演员奖。去年,她们决定要演出粤剧经典剧目《帝女花》,当她们邀请我做全剧导演时,我问她们想好了吗?因为她们作为独立演员,要做一台大型演出,不但是台前演出,还有幕后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管理,会花很多精力和时间来训练,当然还有筹措演出经费……她俩用坚定的目光看着我说: ‘老师,您就帮我们圆了这个美好的梦想吧。’看到她们对传统艺术充满激情、热爱和执着,我深深被打动。”

尾声部分融入古典舞

谈到此次演出的导演风格,张莉说:“我主要秉持着尊重经典,勇于创新的原则。《帝女花》故事背景和人物情感都深入人心。在排导中,我尊重原作的基本情节和剧中人物性格,同时尽量要求主创在音乐、舞美、灯光设计和表演上注重加入新的元素,让观众在欣赏经典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新的艺术魅力。”

特别是在尾声部分,张莉采用现代舞台技术和表现手法,将古典舞与传统的戏曲元素审美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独特的艺术效果。将长平公主与驸马周世显的爱情悲剧推向高潮,让观众在泪水中感受到人性的伟大和爱情的崇高。

新明星粤剧中心的艺术总监凌东明为此剧担任艺术顾问,并特别演出。

凌东明说,很开心能够与何慧珍、吴冰儿借由香港“任白”(即香港粤剧名家任剑辉和白雪仙)经典剧目《帝女花》结缘合作、排练对戏。“在辅导她们唱腔的过程中,我不时被唐涤生这部绝世名作所折服感动,我们一起沉浸在波澜壮阔的场景中。慧珍、冰儿担纲主演《帝女花》,就好比备考许久后参加毕业考试,检测着她们作为领衔主演在舞台上的真功夫。我必须说她们学习认真、敬畏艺术。对于念白一字一句推敲,每段长腔反复练习,却从不厌倦。希望她们放开心理包袱,在张莉老师指导下,融入至情至性的戏台之上。”

凌东明也鼓励戏曲新人:“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捷径。不经艰苦磨练,绝无舞台精彩。真诚希望后学者少些名利幻影之心,多怀敬畏艺术之情。如果以此为学艺目标,学习粤剧的道路必将宽广辽阔、七彩纷呈。”

该剧其他演员还包括:邓忠平(特邀)、吕小娥、陈爱玲。音乐领导为陈小锐 ,击乐领导为欧阳靖 (特邀),音乐伴奏为东安戏曲大乐队。

粤剧《帝女花》
国家图书馆戏剧中心(三楼)
6月14日(星期六)晚上7时
票价15元起
购票请致电:84526595、9182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