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经营三代的潮州餐馆,究竟要坚守经典老味道,还是大胆加点新香料?
受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委约,九年剧场将呈献原创华语舞台剧《家囝成厨》,作为“华彩2025”的节目之一。这是一部充满烟火气的新加坡故事,以父子矛盾为切口,探讨传统与创新,以及家族传承与个人梦想的碰撞。《家囝成厨》以潮州餐馆为背景,展现新加坡华人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温馨感人又笑料十足的故事,带领观众走进一场关于亲情、味道与时代变迁的精彩较量。
经营三代的潮州餐馆“金香园”热气腾腾,菜香四溢。掌舵人刘大金凭着一手好厨艺,几十年来稳坐“厨房霸主”宝座,以一双铁手、一把菜刀和一张利嘴,坚信地道的味道必须代代传承,同时内心也不禁思考,这家老字号还能撑多久。这时远赴法国学艺的小儿子归来,誓要创新,结果却炒出满锅矛盾。
大金坚信潮州菜的灵魂在于代代相传的手艺,而小儿子智仁认为传统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在坚守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一场关于味道与传承的讨论逐渐升级,甚至牵动整个家族。
本剧由九年剧场艺术总监谢燊杰编剧及执导,集结本地一众资深和年轻演员共同呈献,包括傅正龙、陈宏豪、罗宝玲、温伟文、陈珮文、段媛敏、翁璇、谢洁恩和蔡齐优。
延伸阅读
一部关于食物的戏
谢燊杰受访时说,他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构思酝酿,想要写出一部关于食物的戏。自九年剧场去年获颁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剧场和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相谈后,催生了这部结合饮食文化与本土色彩的舞台剧。
他也观察到,本地常有老字号餐馆面临传承存续的问题。“随着掌门人年事已高,无人接手,或下一代不继承,转手卖掉……跟租金高企也有关系,很多老行业和熟客唇齿相依,不愿随意涨价,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家囝成厨》以贴近生活的笔触,展现新加坡华人社会里的家族经营、亲子关系,以及面对时代变化时的挣扎与坚持。他希望观众如何看待这部作品?谢燊杰回答:“就像刘大金站在巴黎的塞纳河前,脑中想起的竟然是新加坡河,这不仅是关于老字号潮州餐馆的故事,其实也是‘我们的故事’。而‘我们的故事’会怎么流传下去,过程中会失去什么,都是值得每个人关注的课题。”
讲述不同视角的新加坡
他希望能借这部作品,讲述一个不同视角的新加坡故事。
饰演刘大金的傅正龙说,这部剧是关于文化传承与流失,在最初阅读剧本的时候,就使他深感共鸣。目前也是南艺戏剧学院副院长的他说:“出演本剧让我联想到本地华语剧场的现况,包括一些挣扎和挑战,但无疑也让我重新回想当初的坚持。”
第一次出演九年剧场作品的谢洁恩说,这个剧组的氛围欢欣,资深演员不吝给年轻演员提供指导,和她最初面试的感觉天差地别。聊起剧中方言,她说:“我是海南人,但父亲一方的家人都移民美国了,所以我自小较少接触海南文化和方言。而母亲是潮州人,父母之间也会用广东话聊天,所以对这两种方言比较熟悉。”
谢燊杰补充,谢洁恩曾在第一周的排练后,偶然和他提起要用海南话念一句台词,结果他听成了一整段,下周回来排练时,那段台词全给换成了海南话,让她“自我挑战”。
在联合采访中,他们也偶然分享到,本剧将有一首新加坡原创华语插曲《怪》,由演员段媛敏创作和演唱。谢燊杰说,本剧是通过公开面试遴选演员,过程中要求演员们唱歌。“山淇(本剧监制)听了之后,觉得很好听,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她个人的创作。”
面对市场变化,老字号如何既不流失本味,又能勇敢迈向未来?《家囝成厨》热锅已开,好戏即将上桌,欢迎观众入席。
▲《家囝成厨》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九楼表演厅(1 Straits Blvd S018906)
5月10日、11日、17日、18日(下午3时,晚上8时),5月18日(下午3时)
购票:sistic.com.sg/events/home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