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穿过商场的地下道时,墙面一般充斥餐饮与零售广告。现在,从武吉士(Bugis)地铁站前往国浩时代城(Guoco Midtown)的地下道出现一面长达44米的全新常设公共艺术墙,让你驻足欣赏摄影新秀的艺术作品。
本地非牟利摄影艺术中心Deck受国浩房地产(GuocoLand)委任,策展国浩时代城公共艺术墙(Guoco Midtown Public Art Wall )今年的展览。2024年10月下旬,中国著名视觉艺术家刘勃麟在这处地下道举办“看见隐形”展览(Deck举办的第九届新加坡国际摄影节节目之一),根据调查,展览三个月总共吸引8万人次。这让国浩房地产看到艺术墙的潜能,出资处理墙面使之平滑、增加打灯等设备,促成国浩时代城公共艺术墙的诞生。
艺术墙每三四个月换展
Deck总监李锦丽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公共艺术墙是经过策展的公开性艺廊,而不是一次性的壁画墙,公众可以经常回头来看艺术品。我们每三四个月换展,公众可以期待新作与新面孔的出现。公共墙让艺术更普及开来。路过者也能停下脚步,欣赏艺术。”
李锦丽已为艺术墙规划了四场展览。开幕展为“Undescribed #10”,支持国内外艺术学院毕业生,让他们接受艺术家的督导,并与美术馆策展人与商业画廊负责人交流,以此鼓励新晋艺术工作者能够踏出重要的一步——展出作品,让公众看到。
开幕展的新秀有四位,皆为女性。杨智惠(Renee Yeo,26岁)的《鸽城》(2025)摄影系列植根于后人类主义,让我们看到巨大的鸽子下穿梭的渺小人类,重新构想一个鸽子称霸、人类屈从的世界。鸽子能够感知更广泛的色谱,包括紫外线,并以更高的对比度体验世界,因此杨智惠通过高饱和度、受紫外线启发的色彩变化来模拟鸽子的视觉,让公众重新思考人类视觉的局限性。她讨论身份认同的研究电影《我的阿公是金门人》(2024),入围2025年吉隆坡国际电影学院奖。
给宝丽来旧照洗热水澡
2024年毕业自拉萨尔艺术学院艺术学士(一等荣誉)的张嘉轩(Luna Chang,24岁)其《未来视力处方眼镜》(2025)是将即时成像的宝丽来(polaroid)旧照片去掉薄膜片材,扫描,再以数码打印出来。因为放大了照片尺寸,看得到因倒热水给旧照片“洗个澡”后产生的化学与温度反应——画面发皱了,边缘也不完整。张嘉轩视整个洗净照片的过程为缓慢的自我疗愈的过程。这是她献给妈妈的作品,感谢她陪同渡过患上忧郁症的艰难时光。系列到了尾声,作品基调愈发明亮。
李锦丽说:“年轻摄影艺术工作者仍是希望通过实体的创作过程来传达他们的感觉,而不是我们想象以为他们必会拥抱科技。”
用相机创作蓝色调风景
策展人、艺术家陈炜(28岁)梦境式摄影系列《难点》(Aporia,2025)也是通过相机创作而成,而非数位合成。作品探索了蓝色的悖论——尽管它在人类语言史上出现的时间相对较短,却与悲伤息息相关,通过光与影的变化,展现了深入潜意识的风景。陈炜拿着一张图片到自然现场拍摄,是从内在描绘的心像——因为乌鸦引发各种恐惧不安。与其用画笔,陈炜用相机创作,呈现不同蓝色调的风景,模糊了生活与梦境,而月亮在每个阶段都是永恒的存在。
毕业自拉萨尔艺术学院艺术学士(一等荣誉)的萨拉·诺尔希姆利(Sarah Noorhimli,24岁)获得2022年国际泷藤艺术奖提名,并于2024年获颁Winston Oh Travelogue奖。“A host, an overgrowth and an implant”(2025)讲述萨拉个人经历,她在2022年动了脑部手术后,以全新目光看待世界,采用扫描脑部的MRI(磁共振成像)结合九重葛图像形成新图像,以UV打印在镀铬板上。 挂在墙面略高处的系列有个雕塑似的吊勾,像是枝丫又似扫描脑部时所喝液体在体内形成的流状。
从伦敦驻村回新出席开幕礼,督导这些新人的艺术家赵仁辉说:“她们四个风格都很不一样,也都很年轻,希望让她们有自信心在公共场合展出创作。”
Undescribed项目自2016年推出以来,已培育54位青年摄影艺术工作者。李锦丽说,十年前第一次参展的邓蔚洋(Marvin Tang)仍在创作,个展“花园程式”配合SG60,过后会在艺术墙登场。
开幕展即日起,上午8时至晚上10时,在国浩时代城公共艺术墙(128 Beach Road S189773)举行至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