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本地指挥家洪毅全将首次以新加坡华乐团首席客席指挥的身份登台,呈献“昆虫世界”主题音乐会,并将首演其新作《斯克里亚宾模拟曲》(A Bug’s Life)。
洪毅全是新加坡走出的杰出指挥家,曾荣获法国贝桑松国际青年指挥大赛金奖,现任中国四川交响乐团艺术总监。他不仅活跃于国际舞台,也长期投入创作,2023年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时,就曾指挥两首其原创作品。
洪毅全一向热爱自然生态与动物保育,其新作英文名“A Bug’s Life”(昆虫的一生),体现了他对昆虫世界的观察与理解,而中文名《斯克里亚宾模拟曲》则揭示出该作品灵感来自俄国作曲家斯克里亚宾《第十钢琴奏鸣曲》中“虫鸣般颤动的声音”。
“这首作品,是我献给自然界中最多样也最奇妙的生命群体——昆虫的一首颂歌。”洪毅全说:“据估计,地球上约有一千多万种昆虫,但其中仅有约一百万种被正式记录。它们占所有动物物种的一半以上,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遍布所有生态环境。”
将蜜蜂分工转为音乐结构
在这部被他称为交响诗的新作中,洪毅全聚焦于蜜蜂、黄蜂与蚂蚁等膜翅目昆虫,将蜂巢社会的复杂分工转化为音乐结构,从蜂后、护理蜂、筑巢蜂、采蜜蜂到守卫蜂,层层铺展。“早在人类建立政府与社会制度之前,这些昆虫便已发展出精密的组织体系与协作机制。它们或许比我们人类更懂得共处,以及为了共同利益而努力。”
在音乐语汇上,作品融合斯克里亚宾的音响风格与一段内蒙古的田园旋律,营造出奇异与庄严并置的音景,展现自然界的神秘与浩渺。“我希望透过音乐唤起人们对地球上这些非人类居民的欣赏与敬意。它们维系着生态循环,推动生命延续,而我们人类,也只是这幅巨大拼图中的一部分。”
这场以昆虫为主题的音乐会将由《蝴蝶序曲》揭开序幕,随后呈现展现四川自然生态的《生生不息》,充满童趣与哲思的《昆虫世界》,以及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化蝶”主题可说是华人最熟悉的旋律之一。此次演出由阎惠昌与顾立民改编的华乐版,将由韩国大提琴家赵恒午独奏。
洪毅全还特别选入谭盾的《帕萨卡利亚:风与鸟的密语》,这是一部融合科技与自然、极具互动性的作品。作曲家借鉴中国古代音乐模拟自然音响的传统,以笙、琵琶、唢呐、二胡、笛子与古筝六件中国传统乐器描绘“鸟语”。演出中,观众将可透过QR码用手机播放鸟鸣音效,与乐团实时互动,共同营造一片由“数码鸟语”交织而成的声音森林。
▲昆虫世界
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
5月10日(星期六)晚上7时30分
票价:40元至80元
购票:sistic.com/events/bugs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