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一切从一场革命开始。一群饱受压迫的动物推翻主人的统治,试图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的乌托邦社会。然而,随着恋栈权势、渴望控制的公猪拿破仑登上王位,利用政治宣传和暴力来巩固统治,裂痕很快又复显现。动物们很快发现自己受尽极权暴政摆布,原本为了解放而存在的原则,成了另一种束缚。

十指帮将在2025年新加坡国际艺术节(SIFA)上,以偶剧形式呈献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经典政治讽刺小说《动物农庄》(Animal Farm)。本剧由屡获殊荣的资深戏剧人钟达成编剧并执导,与原著小说的寓言体相比,它采用了更黑暗诙谐的手法,希望更能发人深省。

钟达成受访时说,不同人生阶段读《动物农庄》,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年幼时,他看这部动物寓言小说是可爱的,中学时开始感受到其中的政治涵义。后来再读,意识到小说蕴含比政治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人性。

《动物农庄》由钟达成编剧、导演。(陈心媛摄)
《动物农庄》由钟达成编剧、导演。(陈心媛摄)

“小说里的人物常以‘comrade’(同志)相称,很多人会将之解读为批判共产政权,但其实对我来说,不管是什么体制,只要交给人去执行,终究会腐败。”

钟达成一直想把《动物农庄》改编为舞台剧,刚巧本届SIFA总监娜塔莉·亨内迪格提议在今年改编,两者不谋而合,促成了本版制作。“没想到的是,本来想可能在黑箱剧场里做,结果是大剧院,那就要更隆重一些了。”他说。

13个木偶按真实比例制作

因为舞台剧由中篇小说改编,全长约110分钟,必将更凝练,所以有些角色三者合一,由动物发起的革命也在第一场戏就发生。经过浓缩情节,全剧节奏更紧凑,更具爆发力。

比起以往的作品,《动物农庄》的规模相对宏大,采用13个动物木偶,全都根据真实比例制作,舞台上的风车装置也高达7米。由于本次《动物农庄》只有八个表演者,所以不能如常由两三个人控制一个木偶,而是一人负责一个,加上真实比例制作,并且动物木偶结构精细,多有四肢,甚至要动口,对操偶师而言是好玩的挑战。

设计概念上,钟达成给设计师罗安妮的想法是“肯定不要它们长得可爱”,颜色也不用现实主义,“结果安妮就给了我一头绿色的驴。”

本剧木偶的美学风格有两“不”:不现实主义、不可爱。(龙国雄摄)
本剧木偶的美学风格有两“不”:不现实主义、不可爱。(龙国雄摄)

除了剧院公演,十指帮也配合本届SIFA的儿童节目“Little SIFA”,另外制作《动物农庄》的户外免费专场。亲子版本的《动物农庄》时间更短,制作从简,主要目的是让亲子观众近距离感受偶剧,接触这些精心制作的动物木偶,了解《动物农庄》的故事,由此入门乔治·奥威尔的经典著作。

钟达成说,普罗大众之中,不少人对木偶的印象也许还是“很可爱”、“很幼稚”,但十指帮向来不走这条路线,他认为要向大众介绍十指帮,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动物农庄》(Animal Farm,英语演出)
国家图书馆3楼戏剧中心剧院(100 Victoria St #03-01 S188064)
5月16日至18日(星期五和六:晚上8时;星期六和日:下午4时)
购票:tickets.sifa.sg/en/e/SIFA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