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0年来,蓉子常住中国上海。冠病疫情期间,近五年落脚苏州。跟她微信往来,文字中语气依旧充满真性情,聊完后,她说:“我回家做饭啦!”随性不拘,完全符合她的个性。
熟悉蓉子者,晓得她有三爱:做饭、写作、挣钱。这种“三爱共生”哲学,恰是蓉子作为现代女性知识分子的独特魅力。她说:“此三爱,至今毫无改变,一个都不能少。没钱,不能自养,我畏惧他养。爱吃,最是享受,一吃解千愁。写作,心灵的浪漫长旅,舍此不乐。”
她拥有作家、慈善家、中国第一家挂牌门诊公司“新宁诊所”董事长等身份,唯写作是她终生欢喜的事,放马由缰,信步闲庭,我手写我心。是悲是喜,是爱是恨,点滴皆是人生记录。
当年,《新明日报》的“秋芙信箱”,承载了太多城市故事,悲喜有之,爱恨有之,“秋芙”宛若生活一盏明灯,为广大读者指引方向。秋芙,就是蓉子。她为许多落难女性解忧排难,通过秋芙拓展女性议题讨论。蓉子说:“秋芙是我所爱,非常自恋。其实,谁的生活没困扰呢!找个人说说,也是解压的方式。”忆当年,有好几个最特殊最动人心的提问,还是男性发出的:
一、爱上大我19岁的伯婆怎么办?
延伸阅读
二、女友别恋,我要拿刀去杀了情敌。
三、我说错话,老婆飞回上海了。
秋芙回应读者,机智、幽默、有见地,有话直说,受过她帮扶与提点的人心怀感激。秋芙信箱先在《影视周刊》开张,几年后的1983年转往《联合晚报》,然后在《新明日报》至2008年左右,一个服务读者的信箱持续超过30载,情怀深沉而朴实。
关爱教育与孩童
蓉子是出版过约40本创作的本地潮籍女作家,除了经营文学,数十年打拼下来,已成为有威望的商人;她开过饭店,当过护理院院长,为新中两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牵线搭桥。
76岁,顶着一头红彤彤的头发,许多人投以异样眼光,她坦然一笑说:“哪条法规不许啊!”这把年龄仍然大口吃甘蔗,她独立有主见,形容自己的平台是大江南北,天地广阔,可以为一座城市充当代言人,也许有别人看不顺眼之处,但是她热爱生活,关爱教育与孩童。“我不是大家常见的女性,老人这个词,与我无关。”虽逐渐迈入杖朝之年,却拥抱一颗赤子心。
她经常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在各企业场合是唯一或少数女性代表。她认为,这个世界允许女性也登上舞台,鼓励姑娘们快步追上。她为自己争取,也为女人争取,追求一片自己调色的天空。
蓉子作为全球潮籍代表,2014年受邀到广东省参加“海外知名侨领侨商座谈会”,讨论汕头发展,她是与会唯一女性代表,足引以自豪。2013年,她获得中国南方·华人慈善盛典“慈善人物奖”;2018年的“东盟走进中国成功企业奖”,肯定她耕耘多年的苏州工业园区新宁诊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的卓越成就。
女性自强不息
蓉子无高学历,15岁辍学,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全靠自己打拼奋斗。现代人的命运是否仍可改变?
她坚定地回复,逆境修身,端看毅力。像拍皮球,拍得使劲,弹起越高。顺境中人,无需求取生活进步,奋斗没目标,缺乏动力。人生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昔日逆境,犹如太上老君八卦炉。感恩一路走来的友人敌人,无论是相伴或是离开,都是她人生的必经修炼。
本届“城市阅读节”讲座主题:“秋芙笔下——时代与女性命运的交响”,从《别人家神》谈起,希望传达什么信息?
2023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别人家神》,承载了丰富的时代命题。蓉子通过一个家庭故事,展现女性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拉扯中寻找自我,如何在信仰与现实的冲突中守护内心的尊严。她的作品提醒人们:时代变革不仅仅是宏大的历史进程,更是无数个体的生命体验。女性作为社会变迁中最敏感的群体,她们的困境、挣扎与微小反抗,构成时代叙事中最动人的篇章。
蓉子说,今日女性,已从备受歧视的沼泽中,凝炼出超凡的魅力入世来,渐渐脱离“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藤蔓思维。从许多社会案例来看,自强不息才是正道,潇洒自在最是浪漫。
男人的肩膀,是片刻的栖息地,还是永远的避风港?要看个人的缘分与福分。无论作为个人或时代,蓉子生命不断绽放精彩。巾帼芳华,向阳而生。
▲秋芙笔下——时代与女性命运的交响
主讲:蓉子
主持:刘永健
7月1日(星期二)晚上7时30分
Chamber,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The Arts House)
报名费:5元(赠送一张5元大众书局书券)
报名链接:go.cityreading.sg/cr2025_r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