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过半,第二季度的新加坡华文出版,以非虚构的社会人文书籍为主,另有长篇小说、自然书写、个人文集和诗集。
非虚构作品的时空跨度尤其宏大。其中,《思索的长度》集结了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的人物专访,从体育健将、政坛人物、华社领袖、艺坛巨匠、商界名人到公共卫生专家,当中涉及她在新加坡、中国和美国的地方际遇,也反映她从事新闻工作三十余年,位居前线的思索历程。
深度报道益显珍贵
《联合早报》前总编辑林任君在序中提到,书中访谈人物是各自时空的代表性人物,在她娴熟练达的文笔下栩栩如生,留下时代印记。“在短视频充斥网络空间的今天,传统新闻媒体的深度报道益显弥足珍贵。”
李慧玲也在书中提到,这本书的出版念头,是华社领袖林清如在2024年10月突然去世所致,在缅怀他的时候翻找资料库,意识到这些文字多已尘封,如果没有研究者前去翻旧报纸,只能深锁在资料库里。将过往人物专访报道集结出版,希望将它们焕活,端到如今读者面前。
“新闻重在当下,但做新闻的人,唯有用更长的时间之尺去思索,才能够越过半晌一刻,掂量新闻在历史中的含义。”
曾主编已故作家英培安评论集《写作与阅读》,刘碧娟博士今年再编《关于:英培安杂文编选集》。本书是英培安在1980年代出版,现已绝版的四本杂文集《说长道短集》《人在江湖》《破帽遮颜集》与《拍案集》中选出154篇,归类为七个特定课题,关于自己、思想、品德、身份、女性、感受和生活。
本书回顾了英培安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观察、思考与批评,并体现他个人的生活态度、感知、伦理观念与人文思想。其杂文题材多样又生活化,虽不时引用中西名家言论与哲理,总体通俗易懂,文字简洁明快。
因此,虽然这是40年的文字,如今在这流量和速度为王的时代,从篇幅、体例和内容看来,《关于》依然能找到其容身之处。在批评一些现象时,英培安并不一味嘲讽,而是说明问题的缘由或导因,引用事例或理据,再指出其症结,提出个人观点。有时不下定论,留下反思和判断空间。
比如《热情的怀疑者》就提到,没有热情的人不会有爱心,没有爱心的人也不会注意到人类的苦难。这世上,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哲学家,但也不应该沦为缺乏热情的活死人:“开放的社会,需要一群热情的怀疑者。”又或像《知识与智慧》,如今读来无比合时。他写道,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进步。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造成破坏,但这些历史教训没有让人类醒过来。
英培安相信,解决罪恶的方法不在恨,而是在了解。人需要更多的智慧,才能过更幸福的生活,否则只会是科技的奴隶。
本季度还有一本大部头哲学论著《人性学》,作者为安墨士·林,原名林响,是一名退休商人,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当高级访问学者。他写《人性学》的初衷是为了解答内心的疑惑,同时希望给他人带来启示。他认为,无论在个人、社会或全球层面的课题,“人性”经常是核心因素。
《人性学》涵盖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多维议题,从人性本质出发,也谈群体关系、资本流动、社会秩序,及至科技发展和AI影响。在安墨士·林看来,人类社会正在从“人性社会”向“智性社会”迈进,因而希望透过《人性学》一书,与大家共同探讨“人性”这一宏大主题。
小说方面,本季有一部长篇小说“Just Jack”,由Ou.Y所著,是一部现代都市同志小说。故事围绕四个主角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纠葛,写他们在社交聚会中探讨情感、友情、欲望,通过北京这座大都市,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多元和矛盾。作者Ou.Y在序中提问:“怎么与一座城市共处?”
它不是情侣、朋友,更像是个容器,但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是谁、自己需要什么,才能在这个容器里更好地生活。自我认知是个漫长而又瞬间的过程,最重要面对和处理的,还是内心最深处的欲望。
对他来说,写作似乎是孤独的出口,尤其是身处于现实和网络都充斥各种观点和声音的环境里。他提到,书中很多故事来自生活,朋友是他的灵感缪斯。然而,他在现实中并不是爱说话的人,更多是默默观察周遭的人事物,想象他们当下的心态,观察它们的表情,试图预测他们要说的话,是他的奇特“癖好”。“当你没有合适的人选去分享你内心诸多想法的时候,写作就成了你唯一的出路。”这部小说由新文潮出版社出版。
此外,本地文史工作者、作家陈闻察在四名子女的协助下,出版小说集《我们家:爸爸妈妈下南洋》。这本小说集收录了他横跨57年的小说作品。
报人小说时代感强
作家蔡欣的二哥宋雅,原名蔡镇华,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以小说为主,著有《呵,我是青年了》《绿色的藤叶》等,曾在1984年以中篇小说《大鼓雷鸣》获得华文报业集团第二届“金狮奖”推荐奖,2012年凭长篇小说《梦里阳光灿烂》获首届方修文学奖小说组优秀奖。宋雅在1960年进入《民报》任职,曾担任总编辑,后在《联合晚报》担任执行编辑,前后在报界服务三十余年。
宋雅在2024年去世后,儿子将其遗作,长篇小说《星星烁》交至热带文学艺术俱乐部付梓出版,在2025年5月问世。蔡欣在书中序言提到,《星星烁》以1940年代至60年代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为背景,写一个胸怀愿景、满腔热血的青年,为了追求理想辗转四地却屡屡受挫的故事。“笔下视角直探新、印、中、台四地,若非对时代背景有深入了解,将无从展开叙事。作者的确下足了功夫,也因此,小说时代感特强。”
他也提到,宋雅去世前仍然笔耕不辍,写下不少关于报业掌故的文字。“作为一位写作者,最难得是能与文字相伴终老。”
作家龙永华则出版全新散文集《纸船明烛照天烧》,全书分为三辑,从童年往事、故居市井生活到文园曲径和庖厨生涯,他将这些个人经历作为写作素材,写自己也写他人。
善写游记的本地作家尤今,通过大众书局出版一套三本小品系列,分别是《加减人生:尤今畅谈处世之道》《爱的密码:尤今解读幸福家庭》和《播种未来:尤今细说亲子教育》,与读者分享她的生活智慧。
写给都市人的自然书
常年生活在高度城市化的岛国,人们或许难以想象,自然一直在身边,和我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𨑨迌出版、叶孝忠新书《野邻居》聚焦新加坡本地生态,深入描绘了岛上丰富多样的动植物世界。这是一本写给都市人的自然书,让我们在钢筋水泥之间,重新认识生命的多样与自然的可能。
部分书籍版权页虽写出版于2025年3月,但到了4月以后才广为发布与流通,特此一提。旅新马来西亚诗人郑泽榆也出版了首部诗集《龟心》。而词人、作家小寒的小说《你值得更好的》,是中国歌手张杰音乐专辑《值得更好的》微电影原著脚本。小寒以张杰作为“林以恒”主角原型,感情剧情则参考女儿的故事,她也在小说中加入对人际关系和感情世界的深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