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丝庄》《码头上的陌生人》作者欧大旭(53岁),带着全新小说《南方》来到新加坡。他曾获惠特布莱德奖和英联邦作家奖,入围曼布克奖、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和英国卫报小说奖。《南方》是欧大旭正在进行的四部曲小说创作的第一部分,故事设置在马来西亚南部农村。那是1990年代的一个夏天,故事中的角色既在等待生命的开始,也在热切地过着一段未来将不断怀念的生活。
故事兼备三种时态
这段描述对应了《南方》新书发布会主持人魏信子(Jemimah Wei)的提问。她提到,很多故事都只有一两种时态,但《南方》兼有过去、现在和未来时态,为何如此设定?欧大旭回应,这是自然选择。小说视角从十六七岁的Jay展开,但他后来作为年长者,再回想起过去时,许多事情已经改变了,他理解父亲和母亲当时在经历什么。欧大旭正是希望从这个视角重现人物的声音。
2013年到2018年,欧大旭受邀到南洋理工大学,在英文系开办创作课,魏信子是他的学生。他忆述:“(课堂上)我并没有试图教你们如何出版作品。我们只是在思考成为一名作家意味着什么。”多年过去,这次回来新加坡办分享会,对他来说非常特别,意义非凡。
谈及他目前的创作理念,欧大旭说:“我其实想过写一部很长的小说,比如一千页的那种。因为当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对这些巨著、史诗小说感到敬畏——它们通常出自男性之手——但我不再自认、也不渴望成为那种作家了。”
站在读者的角度,他也不想读那种厚厚的小说了。他认为,那些小说更多是在纵观一段漫长的全景式历史,而他想写一部家族史诗。“具体来说,是选取一段漫长的历史,试图理解那百年时光,如何影响一个小小世界。”
因此,欧大旭把正在经营的故事,分解成四部小说,希望这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生活体验,包括历史和人们如何体验时间的流逝。“我们体验时间的方法是碎片化的,而不会视为一段具有连贯性的长篇叙事。从一种生活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我们记住了一个个人生片段。我们可以记住重要的日子,记住某个月份或某一年,但不会明确记得一年又一年是如何交织结合的。”
在宏大的岁月面前,他决定钻入时间的缝隙,跟随一个家庭,记录他们生命中的特定时刻,在乡间度过的感性时光。他也提到,自己开始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本来想完全从16、17岁年轻人的视角来写作,却意识到那么做并不真实。为了忠于主题和角色,写作者必须向读者坦诚,这是一位年长作家在回顾,并重新想象十六七岁的生活。
“因而,小说中偶尔出现一位年长作家的插话。他的声音非常轻柔地触及叙事,提醒你这是由一个作家精心策划的,然后让你继续迷失在角色的世界中。”
捕捉正在经历的时间
谈到时间的概念,欧大旭说,作为一名作家,他总是试图捕捉正在经历的时间。小时候,他总觉得自己很老灵魂,在六七岁的时候,已经感受到时间流逝,并且期待20年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看着老年人,我想,他们经历了什么?我小时候对老年人很好奇。对年轻人真的不感兴趣。相反,随着年龄增长,尤其在我20多岁的时候,人们开始结婚、生子、还房贷。我觉得这是成年人该做的事情,而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这些事情。”
相较之下,他觉得自己非常孩子气,似乎无法融入成年人的世界。办理抵押贷款,找工作……这些事务使他困惑。而作家这份职业,允许他一直尝试捕捉对时间的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