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书法家林书香7月22日凌晨5时30分去世,享寿85岁,留下遗孀、一男两女。
林书香太太冯惠龄(84岁)受访时说,林书香一年前中风入住疗养院,感染肺炎逝世。
林书香祖籍中国海南琼海,1940年生于马来西亚安顺,1945年二战结束后随母移居新加坡。1962年入读南洋大学时已是校园书家,受邀书写“长风万里 大业千秋”大字,作为南大图书馆红墙毕业盛典会场背景榜书,令不少时人念兹在兹。1963年南大创办人陈六使公民权被褫夺时,林书香为南大人到政府大厦前和平请愿而写标语大字。
运动技术用于书法
林书香1997年从工商界退休后,与书法相伴,办过三次书法个展,出版《书香墨意——我的书法人生》,收录其生平和作品。此书主编、作家周维介说:“林书香当年引起我注意,是因为他的运动员背景。他是保龄球国手、国际乒乓裁判,同时也是当年南洋大学乒乓与中长跑校队成员。他谈书法艺术的时候,也不时把某种运动的技术运用于书法。他念小学的时候,便帮忙老师填写成绩册,很早便在中小学的各种书法比赛中获奖。进入南洋大学,即刻被大学当局邀请为毕业典礼书写舞台背景的八个大字——长风万里,大业千秋。所以,二十来岁的时候就有很多机会展现他书法的风采。
周维介说:“林书香退休后重新执笔写字,握笔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后来开设的书法班,他最在乎的就是每个学员握笔、运笔的训练。在学习书法艺术这方面,他非常执着于临摹书写,所临摹的碑帖无数。他是我国为数不多写出个人书法风格的书家,他年轻时候的作品与他退休后的书写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年轻时的作品,风格浑厚大气,晚年的书法则明显地融合了各种书体的养料。”
延伸阅读
书法教学自成一套
林书香生前认为篆书是学习书法基本功最容易且有效的途径,在住家、怡和轩等从事书法教学,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其学生、退休画廊业者谢声远说:“林老师是南大数学系的,书法教学有自己的一套,可说是‘一笔不苟’。他擅长各种书体,早期的字写得特好。”
谢声远透露,基于林老师身体每况愈下,学生们几天前开会敲定,将于9月6日至14日(上午11时至傍晚5时,周末至傍晚6时)在怡和轩俱乐部二楼(43 Bukit Pasoh Road S089856)主办“林书香书法展”,展出80幅作品,书体包括榜书(大字)、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石鼓文等。
林书香1995年曾获陈景昭书法优秀奖,2001年获第五届韩中新书法文化艺术大展金奖,2003年参加首届中国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的“国际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2009年参加第三届国际书法双年展之“国际名家书法展”,办过多场讲座。2017年在妆艺大游行现场挥毫潘正镭的创作《花同心》。
治丧处7月22日下午3时后,设在劳明达街新加坡殡仪馆(131 Lavender Street S338737),24日傍晚5时30分出殡,傍晚6时30分于万礼火化场第一厅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