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少儿广播演艺组呈献的“哄堂18”,将在7月25日至26日隆重登场,以中国“花板大王”赵国祝的花板演出,和极具本地色彩的相声与快板艺术,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本届“哄堂”由本地快板艺术家、杰出青年教师黄敏骢(35岁)兼任导演和演员,这也是他首度担任演出导演,希望为本地传统艺术发展注入新观点和活力。在编排节目上,他特别注重“新元素”,这些节目有的是新式相声,有的则是以新加坡题材为主。《谁在一垒》《数字与生活》《不会说话》等相声作品,在传统相声的结构中注入现代生活素材,使相声更接地气。这体现了“哄堂”18年来坚持制作具新加坡特色的相声的宗旨,通过本地题材和作品,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黄敏骢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他曾参与青少儿广播演艺组的表演、教授快板课,这是第一次执导演出节目,他的核心理念是紧扣本地社会语言环境,打造适合中小学生的内容。“在策划节目时,我尽量避开传统或中国特色太强的段子,如果观众听不懂其中的梗,节目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他提到,“哄堂18”聚焦比较现代的段子,或做出适当调整,增添本地色彩。
中国“花板大王”狮城献艺
有中国“花板大王”之称的赵国祝,也将来到狮城献艺。赵国祝1956年生于北京,是中国第一位运用快板形式获得世界水上吉尼斯纪录者。他秉持继承创新的原则,挖掘表演各种花板,如小搓板、沙球、惊闺、蛤蟆板、撒拉机、手撑板、花棍、平安板、三个碗、龟壳板、渔鼓板、七块板、竹乐板、牛骨板、金钱板和御子板等,整理汇编成一套别开生面的花板表演。他将在“哄堂18”与少年艺术家金书瑶同台演出经典作品《长安大街逛花灯》,呈现在新加坡难得一见的演出形式。黄敏骢在北京留学时师从赵国祝,如今再续师徒缘。
此外,本地剧场导演吴文德首次跨界,为“哄堂18”创作相声。他凭借戏剧嗅觉和常年深入观察本地生活所累积的创作素材,以相声为媒介,写了一段师生之间的有趣对话。他的对口相声作品《沟通》聚焦Z世代流行新语汇和说话方式,碰上华文老师又会擦出什么火花?
“哄堂18”汇聚12位本地演员,让资深艺术家与新秀同台演出,包括资深戏剧与广播界表演艺术家林福来,以及充满活力的青少年新秀马洪远、王欣悦、陈卓耀和陈卓毅。李芝苓将与林福来一同呈现《笑的研究》,以不同年龄层的视角带来欢笑和幽默。身为华文教师的黄敏骢,将和青少儿广播演艺组的少年演员陈卓毅一同演绎吴文德的作品《沟通》,生动展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诙谐张力。
▲哄堂18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戏剧中心剧院(100 Victoria Street #03-01 National Library S188064)
2025年7月25日(下午3时30分,晚上8时),26日(晚上8时)
票价:33元
购票:bit.ly/458F3uq或联络88748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