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来越仰赖,走路过生活。不管在台湾,或新加坡。
每次出门,一启动双脚,心头总会愉悦地期待着,今天或许会遇见什么。又或者,世界会带来何种见面礼。
当然,你难免疑惑,大家都在走路,何以只有你能够,碰着的事物特别多。我的答案在于,信念。
我对走路始终有一种执着,仿佛每天都得服用的维他命。每回一旦开步,身体便像汽车发动,稳当地缓缓出巡。继而随兴选择,朝东南西北的街坊,从容投去。
走路的步伐和快慢,不见得要依赖智慧型手表的电子数据。一如食物添加调味料,大可依着自己的舒适展开。我深信,靠着自己摸索出来的节奏,足以跟长住的城市友善对话。又或者,在旅居的地方,找到喜爱的速度。
在这个美好的韵律里,一个人的伫立、移动或转身,不管任何状态,都能以最合适的距离,贴近人间。甚而积极地遥映,世界正在力行的节能减碳,绿能生活。又或者,激励他人多从事运动,减少社会医疗成品。这样繁复美善的多重意义,都可隐隐连接走路的本质。
但很抱歉,我比较自私。我的前提,只是一种享受。多数时候,我是孤单的。透过走路,主要还是直白地对接眼前的生活。能够每天走路,我才有自信,跟上世界的脉动,掌握住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最担心走路的中断。有时三两天不走,整个人便失去动力,像一尾静止不动的鱼,失去生命色彩。连带的,周遭风景处于死寂状态,一如那只鱼栖息的水域。
只有双腿移动,才会身心开朗,思路变得活络、清晰。纵使是悠闲地晃荡,都是良好而确切的行为。望东瞧西,无所事事的来去,远比坐在咖啡间打电脑、会议商讨,更让人觉得自己在勤奋工作。
更何况,每天有意识,习惯性地长距离徒步。此时,你更相信,自己跟世界持续保持着友好关系。地球在跟你微笑。
走习惯了,若可以,一天八九公里在郊野或城街,应该是基本的长度。若离热闹市区愈远,甚而可以拉长。譬如选择Rail Corridor或麦里芝步道,在树林里走十五六公里,让一天的能量满满,绝对是难以叙述的幸福。
而有时,或可尝试,选个一二日,更长距离的徒步。久久一回,尝试走得很累,双腿几乎瘫痪。从耗尽体力中,充分体验疲惫。那里或许是快乐的尽头,但我们会撞见身体的极限,再从那里逐渐回甘,获得不曾拥有的能量。
在新加坡的旅居,我愈发感受这个需要。从长时的徒步,不同方向的横越,我试着认识一个城市的走路内涵。街道的安全、长廊的遮护、绿意的连绵,以及尊重行人走路的空间,都让人获得不同角度的启发。
对照一些长时居住的亚洲城市,这个感触更为明显。有些城市的核心街道,重要马路似乎是提供给车辆来去。余下的街道,经常缺少开阔的景观。很多地方,我们常只剩一公尺左右通过的路权。甚而,当重要动线诸如河道、高速路等,横亘于前,常面临过不去的窘境。又或上上下下,不时走进绵长、弯曲的地下长廊。抑或者,走在狭小、侷促的骑楼。
走路者像次等公民。穿路过街的不便和困境,让人来不及思考。旁边有车辆高速行驶,擦身而过时,压力更甚。我们像惊恐中的小动物,走过自己的家园,却生怕被猎食或路杀。
一个美丽的城市,行人的走路一定得最先被考量。行走的节奏屡屡被插断,缺乏视野,还有不信任绿灯的斑马线,那是可悲的走路。走路需要长时和谐的酝酿,方能释出美善的价值。
我还在乎,走路的进阶。不是愈走愈远,而是获得更好的生活意义。走路不只是运动的一环而已,还是一个不断反省的认识。认识家园,认识自己,也认识失去的一切。
这一移动的体验并非强求,而是信手捻来。一路仿佛彷佛走进果园,顺手摘到各种可食的果物,最后还熟悉了果树的生长和环境。这些无法丈量的喜悦,经常是日积月累。
我们的走路也得学习,不会挑剔。不可能一路都是植物园、博物馆和滨海花园,纵使路面过于荒凉、脏乱或喧嚣,那些已知和未知的,依旧是甜美果实的基础。譬如像墓园、工厂或建地,难免在中途遇到。看到了,或许想避开或绕路。但此时更会突显,当代走路必须良性面对的现状,或当作城市必然的一环。
咖啡山一带,甚而日本墓园,我都再三拜访过。又或者,像克兰芝一带,如今大兴土木的工地,一样得正面去理解。当你经过,你仿佛贴近城市的肌理,更像挨近一头鲸鱼,抚摸着。在其极其怪异浓郁的体味旁,具体感受它粗野的皮肤,听到它深沉的呼吸。
唯有逆向,面对这些走路时,习惯远离的景点,我们才能在脑海放进不同角度的思考。走路的真义,路权的争取,不只是面对绮丽的风景。在公权力管制森严的环境,不断检视法规的权宜。在恶劣贫乏的地理,单调又漫长的跋涉,都是走路的修行。我们努力遇见多样重复的风景,重新凝视,也被其不断遇见。
在自己的家园,走过绵长的路。一个人自由自在地活着,随便孤单地坐在路边草地,享用身上带来的简单食物。美丽的风景尽在此,甚而连绵不断。我们花更长的时间消磨,走过这些熟悉的环境,远比走在异国更能窝心。
我害怕自己生长的周遭,比任何地方都还陌生,尤其上了年纪时。我努力培养这样守护一个区域的力量,越来越缺乏走向远方的勇气。
走路带来流动的风景,还不如说参与了风景的流动。我多么兴奋,终于熟悉周遭常见的小草小花。季节到了,还被它们的身影和色泽感动。也许,走路的最终目标会在此,在脚下。
走路一点也不落伍,走路是一种飞行。但我的展翅,已经不再是远方。所谓远方,泰半只是为在地而美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