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江南人,熟知江南人家的生态环境,近年间在郊外一些高档小区里,发现带鱼池的小院多起来了。

昨日小区散步回来,看到那些富有生机的鱼池,便又想念起小蛋白家后院的那个鱼池了。

小蛋白家坐落在北美山坡上,后院约有100坪。从廊亭下伸出去一条石径,通往西南一角,院角一棵高耸的柱状南洋杉和一棵繁茂的鸮蜜莓,浓荫遮蔽处,便是那个像半个月亮的鱼池。

鱼池周围堆叠着一圈不规则的石坎,石坎间丛生着野生的莎草,间杂着一些湿地中常见的黑麦草。莎草叶子像雨伞的骨架,更像绿色的风车,小蛋白和二宝都喜欢叫它风车草。看着风车草在风中摇曳,花序像一个个小圆圈稳稳地坐在伞架中央,我仿佛看到了小蛋白和二宝天真的童心。

鱼池并没有配套建设先进而高档的净化系统,却暗藏玄机。上水口有一涌泉,挂一坎小瀑布,注入月亮湾,出水口从另一侧隐入风车草丛底石罅间。这是炳旭费心设计的一个暗箱水循环装置,池水有进有出,漾动一池睡莲,恍如从莫奈的画中走来。

从廊亭下通往鱼池的石径边建有一个大井台,井圈内装了一堆火山石,原来是瓦斯地炉。炳旭说,这个火山石,耐高温可到1200摄氏度。节假日,小蛋白常常召集周边的同学来来这里玩游戏。傍晚时分,炳旭帮助掀开井盖,点起篝火,孩子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饿了就玩烧烤,把草坪当作了营地。

那一次到小蛋白家,小蛋白兴奋地告诉我,外公,我家来了一只吃鱼的大鸟,把鱼池里的鱼都吃光了,妈妈心疼死了。小婴子说,也不知从哪里来的,二十几条呢,真的好心痛啊,尤其是那条黄金。现在看上去就像养了一池睡莲,只剩下永远长不大的蚊子鱼了。

我看小蛋白从手机里翻出来的照片,一时也不知是什么鸟。是鸬鹚吗?仔细看不是。是夜鹭吗?捕鱼高手,嗜鱼如命,放大看也不是。也不是苍鹭。看个头那么大,难道是大雁?这时炳旭回来了,说是大蓝鹭。

我肃然起敬:小蛋白,你爸什么时候成动物先生了!

我想象着大蓝鹭在这里独自享受了一场饕餮盛宴,会不会是从加拉帕戈斯群岛飞来的啊?胆子可真大啊,大白天也敢来偷盗,还不怕人。小蛋白像猎豹一样弓着腰悄悄靠近去,拍下这些照片,然后把它赶走。

小蛋白显然没有妈妈那么心疼,而且站在妈妈的对立面,还有点玩开心的小样儿。她一本正经地说,大鸟是不能抓的,即使不是保护动物也不能抓。

小孩子喜欢鸟儿是一种天性,小婴子小时候也喜欢鸟,喜欢家乡的燕子,喜欢天空雁成行,成人字形,喜欢群雁高飞头雁领。

她担心,要是再养,这只大蓝鹭是不是还会再来啊?

这时我却对小婴子说的蚊子鱼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蚊子鱼大名食蚊鱼,顾名思义,是蚊子的天敌,因为小,永远长不大,又叫蚊子鱼。

我问小婴子,蚊子鱼总是野生的吧?

炳旭说,是政府派放的。

小婴子说,也有这方面的公益组织。只要你申请上去,或者他们知道你家有鱼池,或者天然水池,他们就会来派放。

只要放30尾小苗苗,很快就会繁殖。

宣传单上说,蚊子选择静水环境产卵于水面,在羽化为“吸血小魔鬼”之前,从卵到幼虫孑孓到蛹三个阶段都生活在水中,蚊子鱼就专吃卵和孑孓,包括游动着的“逗号”似的蛹,平均每天可以吃掉200到300个。

那一刻,这个派放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政府治理环境能想到这一招,并深入到家用池,这可不是故事,而是体贴入微、深入到毛细血管的民生工程。

我记忆中小时候的江南,是一个大水乡,到处都是蚊子的产床。卵在水中孵化出细长的孑孓,我们把它叫作跟斗虫,游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很好看。从野外到室内,我家天井里接天露水的大水缸里,一年四季都有,夏天特别多,小伙伴们常常趴在缸沿上逗这些可爱的虫子在水里翻跟斗。灶台边的存水缸里也常见,一不小心舀进锅里,就煮成了跟斗虫米饭。

那时根本不把孑孓当回事。

如今的江南,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下,一个水晶晶的世界焕然一新,一场悄无声息的灭蚊运动终于开始了。

鱼池里养蚊子鱼,庭院中栽桉树,植菖蒲、薄荷、薰衣草、天竺葵的人家越来越多,公共场所包括高速公路两旁种植夹竹桃的也越来越多,它们共同筑起一道天然的防蚊绿化带,让绿植成为健康环境的绿色卫士。

那天我蹲在鱼池边,仔细欣赏着神奇的蚊子鱼,越看越觉得妙不可言。看着它们在漾动的莲叶边,在石坎的苔藓边,那么悠然自乐地游弋着,突然嗖一下箭离,倏忽不见了踪影,不禁油然而生敬意。整个院子似乎顿时因了蚊子鱼的生动而生动起来。

草坪四周围墙边,葡萄架下已挂起了一嘟噜一嘟噜尚未成熟的果子,果皮上浮着一层白霜。苹果树枝头挂着的苹果,朝阳面一半已经泛红。杏树上的杏子已经完全成熟,想摘几颗吃,多半已被鸟儿啄挖了果肉。杏树下有三丛早花百子莲,蒜苔一样的茎顶上鼓起了花苞,很快就要绽放了。墙上爬着风车茉莉,密集的小花尚未谢尽。栅栏前有一棵荷花玉兰,树枝上半部虽已干枯,下半部叶子也不旺,但枝叶间绽放的几个花朵炫白而又饱满。栅栏下八丛植地老桩香水月季和西北拐角边高大的紫薇树都不曾开花,草坪似乎也少了点生机,我跟炳旭说,可能是自动喷淋系统出了问题,太干了,得赶紧修复一下。

那天最大的惊喜是小蛋白的呼喊。

是小蛋白第一个发现的。

她大声呼喊又急切跑进屋来告诉小婴子,妈妈,池里的鱼儿从莲叶下游出来了,大蓝鹭没有吃掉鱼,我看见黄金也游出来了。

于是一家子无不欢欣鼓舞,大家齐聚到鱼池边,观看鱼儿的时隐时现,仿佛唱着一支不明所以的欢乐的歌。

直到日落时分,歌声将天际的火烧云点燃,天际下的山岗仍清晰可见。

那一天正是搬进这个家的八周年纪念日,鱼池伴随着小蛋白的成长,已经整整八周年了。

我跟小蛋白说,鱼儿长大了,你也长大了。将来你从自家后院出发走向世界,你未来的记忆深处,一定抹不去关于鱼池的快乐故事,那只凶猛的大蓝鹭,小小的蚊子鱼,会翻跟斗的孑孓,凡此种种,都将化为你灵魂深处的基因。

我亲爱的小蛋白,今天,外公又想念你家的鱼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