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青少年心理健康困境,包括社会和社媒压力、抑郁,甚至轻生现象,《第三人综合征》揭示这些也许难以言喻,却无疑迫切的问题,希望以剧场为媒介,触达较少关注心理健康话题的受众——父母、教育工作者或青少年,帮助我们理解身边人的内心世界。

《第三人综合征》(Third Man Syndrome)由Eagles Mediation & Counselling Centre呈献,Gateway Arts制作,改编自真实故事。剧作讲述一个青年探寻真相的故事。好友Erwin骤然结束生命,成为Albert心中恒久不散的谜题。Erwin生前是毕业生代表和国家青年体操选手,拥有漂亮女友,如同活在“人生胜利组”,虽然Albert和他截然不同,两人之间却有着牢不可破的深厚友情。在困惑和不解中,Albert坠入Erwin的最后一场梦境,在那个超现实的意识世界里,记忆模糊,秘密藏在阴影中,无声的悲伤蔓延。在这段急切寻找解答的过程中,他终将面对自己和艰难真相。

本剧由Terrance Tan编剧,黎振炎执导,Krish Natarajan和杨岳翰主演。黎振炎长期制作青少年剧场,《第三人综合征》是他迄今为止最强烈沉重的作品。家中有青春期孩子的他认为,执导这部剧,让他能以剧场语言,向自己的孩子和其同辈诉说一个青年走过黑暗经历的故事。

借朋友八分钟

编剧Terrance则提到,《第三人综合征》的创作灵感,来自他和有过轻生念头者的访谈。“几乎所有访谈者都说,他们当时只希望身边有倾诉对象,有人能陪在他们身边。”而在Krish Natarajan看来,这部剧不仅关于轻生,也谈友谊。“其中有快乐、欢笑,人们未曾说出口的话……正因它不只关于悲伤,多重情绪让这部剧更具冲击性。”

饰演一名表现过人却走上绝路的青年,杨岳翰在揣摩角色和消化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到陪伴是多么重要。他提到朋友说过的“八分钟规则”,情绪低落时,发信息给朋友说:我需要八分钟。对一般人来说,借朋友八分钟并不困难,而对有需要的人来说,他有八分钟来倾诉、哭泣或发泄,看似简单的举动其实意义重大。

在执导过程中,黎振炎不断引导两名演员探索肢体互动,从摔跤到球赛,进而体验角色之间的拉扯推挤张力,让他们在塑造各自角色和彼此关系中发挥潜能。

每场演出结束后,现场将举办演后座谈会,由新加坡援人机构代表主持,目的是为观众提供安全且有专业指导的空间,帮助他们处理情绪,反思演出内容,并且意识到自己随时可以获得支持。剧场也将为有需要的观众提供多次免费咨询服务,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一个温和起点。

《第三人综合征》(Third Man Syndrome,英语演出)
佳伟剧院黑箱剧场
8月28日至9月7日
购票:bit.ly/4lmuW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