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指挥叶聪将于8月16日(星期六)回归新加坡华乐团,带来中国青年作曲家李博禅的作品专场。这位在华乐界炙手可热的作曲家,以情感细腻、旋律隽永的作品深受年轻一代喜爱。

1992年生于北京的李博禅,自幼学习钢琴,在中央音乐学院从附中一路读到博士,目前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副教授。在接受严格的西方作曲理论训练的同时,他也在交响乐创作中融入民族器乐元素,逐渐形成“无问东西”的创作观——不以中西、民乐与交响的界限来定义自己,而是将各种乐器和音色视为情感表达的手段。

这场音乐会汇集了他自2014年以来七部具有代表性的华乐作品。除了在本地上演率极高的二胡协奏曲《楚颂》,还包括《热情与冷漠的邂逅》《青青思念》,以及四首新加坡首演作品——《初心》《问天逐日》《晚秋》和《百年涅槃》。

李博禅说,这些作品虽然大多为委约创作,但并非“命题作文”,而是发自内心的生命情感,源于人生的某一节点,从个人感受中提炼思索,再化作旋律。《初心》创作于他即将离开家乡,赴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之际;《青青思念》则是他移居上海后完成的第一部作品,与《初心》在情感上前后呼应。

尽管在华乐领域颇具声望,李博禅并不以“民乐(即华乐)作曲家”自限。他在交响乐、室内乐、声乐套曲等领域同样活跃,并在配器与音色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个人特色。他认为,民族性不必依赖具体的地域化符号,而是作曲家在成长与生活中潜移默化积累下来的文化底色。

双胡琴演绎霸王别姬

《楚颂》是李博禅在新加坡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也常被选作本地二胡比赛的独奏曲目。本场音乐会将以其原始形态,双胡琴协奏曲版本呈现。作品以“霸王别姬”的历史传奇为题,刻画“英雄”与“爱情”两个音乐主题,由两把胡琴分别演绎,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作曲家不刻意引用楚地民间素材,而是以个人视角在这两个永恒主题间自由挥洒。

这种二元并置的情绪书写,也是他音乐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创作于2015年的《热情与冷漠的邂逅》,将竹笛“一分为二”,化作舞台上的两个角色:热情如火,冷漠如冰。两种情绪交错共生,时而缠绵,时而对峙,直至终章交融、化解。这种内在心理的对照,正是青年作曲家在读研究生期间初涉世界与内心自我的真实回响。

除了二胡、竹笛协奏曲,这场音乐会还将通过《问天逐日》《晚秋》《百年涅槃》等曲目展现板胡、琵琶和唢呐的独奏风采。

青青思念——李博禅华乐作品音乐会 
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
8月16日(星期六)晚上7时30分
票价:20元至90元
购票:sistic.com.sg/events/yeh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