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2025上海书展”不久前落下帷幕,吸引超过38万参观人次,图书销售额突破6400万元人民币(约1177万新元),举办超过1200场阅读活动,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今年的上海书展首次推出“双主场+X+N”办展模式,打破传统格局,为读者带来更丰富的体验。上海展览中心作为传统主会场,延续其经典定位,汇聚各省市出版社展台,举办新书发布会和学术研讨会。

而新增的上海书城主会场则以创新为核心,推出VR阅读体验、网络小说IP展和文创产品展销等活动,精准吸引年轻读者群体。两大主会场总展示面积达4.2万平方米,差异化定位不仅有效分流人潮,还提升了参观体验。

此外,新模式中的“X”代表遍布上海的多个区级分会场及实体书店、图书馆等特色场所;“N”则指深入社区的46个活动点位,让阅读触手可及。例如黄浦区将古籍与昆曲结合,徐汇区推出“寻光之夜”阅读嘉年华,杨浦区举办“全国知识博主大会”,松江区则以旧书交换市集点燃文化热情等。各区活动缤纷多彩,编织出覆盖全城的文化网络。

“鲁迅同款毛背心”走红网络

2025上海书展不仅扩大规模,还发掘了多元营收模式。主办方首次推出“阅界夜市”,展览期间每晚在上海展览中心户外广场举办市集。摊位主题丰富,从文创周边、轻食饮品到互动游戏不等,复刻版“鲁迅同款毛背心”更是走红网络。

2025上海书展“阅界夜市”推出的复刻版“鲁迅同款毛背心”,引发网络讨论。(互联网)
2025上海书展“阅界夜市”推出的复刻版“鲁迅同款毛背心”,引发网络讨论。(互联网)

数码化浪潮下,上海书展也紧跟潮流,联合抖音、美团等中国网络平台发放“惠民阅读券”。同时,顺应网络小说发展成游戏、影视、动漫等全产业链的趋势,主办单位也邀请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在上海书城特设IP展区,为读者提供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

不仅如此,各大出版社诚意十足,营造多维购书环境。书展上有编辑手写推荐语,二维码提供语音视频介绍,也有负责人现场短视频直播,氛围火热。举办方还推出地铁纪念联票、文具联票、插画艺术节联票、旅游观光联票等创意联票,以及集章打卡活动,为文化门票增值。

作为中国知名文化品牌,2025上海书展以上海为中心,品牌影响力辐射到了中国江苏、浙江和安徽等部分地区。今年,上海书展首次在浙江乌镇设立分会场,以“枕水慢读”为主题,组织了作家对谈、文学主题直播、文学电影放映等活动。上海主会场特别设置的乌镇展台还提供免费游览券,促进文化与旅游消费。

上海书展首次引入“旧书新知”展区,为新书云集的上海书展添色。其中,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书店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古旧书实体店。(中新社)
上海书展首次引入“旧书新知”展区,为新书云集的上海书展添色。其中,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书店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古旧书实体店。(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