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像油画或摄影作品,近看却是精品剪纸艺术。

颠覆传统红白窗花剪纸的既定印象,被誉为“中华第一剪”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宝凤携她和儿子迟祥等58幅代表作品,9月5日起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纸上乾坤 凤舞狮城 —— 当代剪纸艺术作品展”。

近年受邀到厦门推广剪纸非遗文化后,李宝凤创作的《五缘湾》剪纸作品,常被误认为是摄影照片,内行则认为这幅市景剪纸具有“远赏艺术近看技术”的代表性。(主办方提供)
近年受邀到厦门推广剪纸非遗文化后,李宝凤创作的《五缘湾》剪纸作品,常被误认为是摄影照片,内行则认为这幅市景剪纸具有“远赏艺术近看技术”的代表性。(主办方提供)

展览通过“丝路华章”“大美中国”“民族剪韵”“禅心妙剪”“匠艺新篇”五个主题,展示中国当代剪纸艺术名家十年来走进山河乡野、农村宅院,观察不同人物及和他们对话后的创作,通过融合线条与色彩、单色与套色、染色与贴裱等技法,把光影的立体映射、人物的神情深邃凝刻。

在新加坡展出的人物剪纸作品中,李宝凤最中意《向往》。(主办方提供)
在新加坡展出的人物剪纸作品中,李宝凤最中意《向往》。(主办方提供)

出生于中国吉林省的李宝凤(59岁)原是一名美术老师,自幼喜欢剪纸,2000年起决定全职投身剪纸创作和产业发展。她的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外交部、美、俄、日、韩等国际和中国20多个城市做剪纸艺术巡展。

多年前,李宝凤受邀到厦门继续弘扬剪纸非遗文化。去年,以她名字命名的李宝凤剪纸艺术馆在厦门开馆迎客,由俄罗斯留学归来的剪纸传承人、李宝凤儿子迟祥负责打理。

李宝凤在展览开幕式期间告诉《联合早报》,她带学生去户外采风,更享受景点未至、停下脚步独处静思的时光。她喜欢把大自然装入脑海和心里,而不是通过拍照来记录眼前的风景,如此,就可以不受框框限制,进行剪纸构思和创作。

从第一故乡吉林长白山到第二故乡鹭岛厦门,她和南普陀寺的法师交流后创作《西方三圣》,表现闽南民众笃信佛教的传统。

人物剪纸作品中,她最喜欢《向往》:“中国的留守儿童是特殊的人群,小女孩砍柴累了休憩,凝视远方,既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也流露对大山外面世界的向往。”

虽非佛教徒,李宝凤和厦门南普陀寺法师交谈后,创作的《西方三圣》获赞誉。(顾功垒摄)
虽非佛教徒,李宝凤和厦门南普陀寺法师交谈后,创作的《西方三圣》获赞誉。(顾功垒摄)

▲纸上乾坤 凤舞狮城 —— 当代剪纸艺术作品展
日期:2025年9月6日至9月20日(周一及公共假日闭馆)
时间:上午11时至下午5时30分
地点: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China Cultural Centre, 217 Queen Street, 邮编188548)
入场免费,欢迎观展(9月13、14日两天周末,将提供两场免费华语讲解导览,时间分别为上午11时30分和下午3时)

本次展览由中国民间艺术研究院主办,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厦门外图集团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