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诗人语凡(原名曾国平)获颁台湾吴浊流文学奖。
1964年,台湾文学巨擘吴浊流鉴于当地缺乏充足的文学发表园地,设立“台湾文学奖”,鼓励青年作家投入文学创作。该奖在1970年改称“吴浊流文学奖”,孕育出陈千武、陈映真、向阳、夏曼·蓝波安等作家。2020年起,“吴浊流文学奖”与新竹县的地方文学奖“新竹县吴浊流文艺奖”正式合并,保留名称,持续鼓励文学创作。
该奖从2024年开始,豁免国籍和居住地等限制,开放给海外民众参加,惟须以繁体中文创作。今年是语凡第二次参加吴浊流文学奖。他以《阿公的旧物森林和江湖》一作,获颁现代诗组优选奖,奖金为新台币3万元(约1300新元)。
语凡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阿公的旧物森林和江湖》写的是一个独居老人的故事。灵感来自日常新闻。他读到报道,本地一些志工定期探访独居老人,为他们伸出援手,包括打扫他们家中堆积如山的杂物,并且帮忙清洗、油漆,让他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这首诗的主角是阿公,他的妻子去世了,阿公孤身一人,但想象还和妻子住在一起。”之所以“江湖”,是因为阿公喜欢读武侠小说,和志工聊天时也不忘谈及。语凡说,这首诗以轻松笔触写关心的时事课题,虽然关怀社会弱势群体,还是希望不要写得太悲惨。
描绘弱势群体不煽情
语凡提到,他平常接触各方面议题,以内心关怀入诗,这次着手描绘弱势群体生活处境,也算新的尝试。他自谦不算很擅长,只是在下笔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太制式化,一切还得从心出发,不为了写而写。
他提到,有时候读到一些书写弱势群体的诗作,比如特需人士或单亲家庭,可惜落于煽情刻意。这会不会是文学奖带来的现象?依据他的观察,有一段时期,写弱势群体的作品受到垂青,但这终究不是万用公式,参赛者有没有“套路”,逃不过评审的慧眼。“就像以前,诗中有修辞手法,经营得当就受欢迎,后来弱势群体题材也一度流行起来,现在我们能看到更多散文化的诗出现。”
有感而发,或自觉有非写不可的急迫感,对语凡来说是重要的。在这以外,现代诗必须具有创新性,而且像诗人陈义芝所说,不为写而写,不一再重复自己,或别人。语凡也有感自己的创作观有所进化。“以前更重感情,《查无此人》和父亲对话,后来的《海,吃人鱼与吃它的人》则写海,由此延伸意象和想象。”他的下一本诗集《人间慈悲》将在年底出版,贯彻反战主题。
吴浊流文学奖设有现代诗、儿童文学、散文、短篇小说和客语诗组别。本届文学奖将于11月8日,在吴浊流故居(台湾新竹县新埔镇巨埔里5邻新龙路310巷33号)举行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