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甚至可以勇敢冒险。疗愈系音乐剧《金伯利·阿金博》(Kimberly Akimbo)作为彭魔剧团本年度收官之作,是本地首个引入溜冰元素的音乐剧,包括菲律宾音乐剧女星门楚在内的主演,纷纷为了本剧,开始紧锣密鼓地学溜冰。
《金伯利·阿金博》讲述少女金伯利患有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虽然年方16岁,却活在一个60岁的肉身里,下次生日可能就是最后一次生日。在时间感和生命观与众不同的处境下,金伯利该如何处理和家庭的关系,和同侪相处,同时勇敢做梦?《金伯利·阿金博》由美国编剧大卫·林赛—阿贝尔(David Lindsay-Abaire)创作故事与填词,美国作曲家珍妮·狄苏瑞(Jeanine Tesori)创作音乐。
希望找亚洲演员演女主
2021年首演后,《金伯利·阿金博》曾在纽约百老汇演出,后在2023年托尼奖中大放异彩,获颁最佳音乐剧、最佳音乐剧剧本、最佳原创剧场音乐、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五个奖项。彭魔剧团今年演出这部剧,由剧团联合艺术总监崔希(Tracie Pang)执导,并由62岁的菲律宾音乐剧女星门楚(Menchu Lauchengco-Yulo)担纲女主角。
门楚曾演过《理发师陶德》《西贡小姐》和《音乐之声》等作品,距离上次来新加坡演出已相隔13年,当时和彭魔剧团联合艺术总监彭耀顺,在新加坡专业剧场“God of Carnage”中交手,带来如今受邀参演《金伯利·阿金博》的契机。
崔希受访时说:“金伯利是个特别的角色,实际年龄是16岁,外貌却年长得多,接近六七旬,因此选角的主要考量是歌唱能力优秀的资深演员,同时必须拥有年轻活力。”她也提到,制作团队希望找亚洲演员来出演这个角色。
谈到如何刻画角色,门楚会观察周遭的年轻人,回想自己16岁的心境,找回那种单纯又兴高采烈的状态。在音乐剧中,“声音”尤其重要。她在努力揣摩少女的声音,尤其是唱歌的时候,但不要太过头,否则会失真。在这段过程中,门楚时时询问导演意见。
“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回头观察90年代的16岁少女了,但我看了一些旧的情景喜剧,以青年生活为题材的那些。”她说,虽然这有点老派,但她没办法完全靠观察现实生活,“现在的年轻人太倦怠了,不是我理想中的面貌。”
门楚也提到,每次参演一部剧,如何从无到有,取决于导演手法,而她认为,崔希不是把一套既定模式交给演员完成,而是让演员参与角色塑造过程,这让她作为主演,更有成就感。
苦学边溜冰边演唱
剧中有一幕需要演员边溜冰边演唱。在硬件上,剧组许久以前从美国订购了合成滑冰片,带进排练室让演员练习。另一方面的挑战,自然是让毫无溜冰基础的主演们尽早学会溜冰。身为彭魔剧团创办人伉俪的长子,彭佳俊(Zachary Pang)将在《金伯利·阿金博》中饰演和金伯利有感情线的塞思·威蒂斯(Seth Weetis),他庆幸道,这是个不善溜冰的角色。
无论如何,练习溜冰是这群演员在锻炼演技和歌艺以外,额外需要下苦功的地方。溜冰讲求平衡,而在角色演绎上,如何达到平衡,找到恰到好处的诠释方式,似乎也是主演看重的。彭佳俊看来,赛思是个贴心的男孩,但他不是“校园人气王”式的典型男主角。“尽管如此,他具有明亮的人格品质,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善于在不算完美的处境里找到快乐——这在某程度上也反映了这部剧的主题思想。”
门楚则补充,她从1990年代末开始演的角色,多数都是强势女性,但金伯利更注重内在力量,不那么简单直观地让人感受到她的强大。“因此,其中一个挑战是如何收放自如,不要太用力。”
她认为,16岁是青少年开始拥有更多自主意识的时期,要在这一过渡时期中探索自我,在家庭关系,甚至同侪关系中找到立足和平衡点,她希望能在剧中刻画这种矛盾幽微的戏剧张力。
饰演金伯利母亲——帕蒂的丽贝卡(Rebekah Sangeetha Dorai)则说,在塑造角色上,她借鉴了真实生命经验,包括失落、悲伤和希望等感受。她也研究了怀孕后期的动作表现。她说:“我的声线比帕蒂低很多,也倾向爵士乐和福音音乐风格,但帕蒂是另一种形象,没那么顺滑流畅。”
丽贝卡形容自己的原声像浓郁的巧克力奶油,而帕蒂的声音则像碎掉的全麦饼干,形如略带块状的燕麦片。
崔希说,之所以会演出这部作品,一方面是因为它在托尼奖中备受肯定,实际上,这些年国际时事让人感到紧绷,她希望这部温情励志的作品能为大众带来欢乐和享受,拥有面对生活挑战的力量。
▲《金伯利·阿金博》(英语演出)
10月17日至11月2日
下午2时30分,晚上7时30分
维多利亚剧院
票价:25元起(可用文化通行证购票)
购票:tickets.pangdemonium.com/booking/PANG2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