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歌剧团体“歌剧人”(The Opera People)将以格鲁克(Christoph Gluck)晚期代表作《伊菲姬尼在奥利德》(Iphigénie en Tauride)压轴2025演出季,这也是格鲁克歌剧首次在新加坡登台。
活跃于18世纪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格鲁克是西方歌剧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倡导的歌剧改革奠基了现代歌剧的基础。以《伊菲姬尼在奥利德》为例,作品摒弃巴洛克时期歌剧的繁复形式,将音乐与戏剧紧密融合,回归情感与人性本质,被誉为影响莫扎特与瓦格纳的重要先驱。
神话剧本转化为当代共鸣
此次演出由本地导演陈寿臣执导,携手本地指挥家连汶华执棒的旅行者小交响乐团(Wayfarer Sinfonietta)。女高音张凯欣、男高音郑渊智等歌唱家领衔主演,将神话剧本转化为当代共鸣的舞台体验。
剧情围绕希腊神话中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的女儿伊菲姬尼展开:她被父亲流放至奥利德,成为异乡神庙的高阶祭司,为求自保而执行血腥献祭。当她意外发现新被捕的两名“外族人”之一竟是失散多年的亲弟弟俄瑞斯忒斯,挣扎在信仰、血缘与责任之间的道德抉择随之而来。
陈寿臣表示:“这是一段关于个体如何在严苛制度与信仰崩解中寻找出路的故事。在这次的版本中,我们刻意抽离‘神的赦免’,让正义与牺牲回归人的决定。我希望这样的处理方式,能让这部作品在当代观众心中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歌剧人”联合艺术总监什利达(Shridar Mani)指出,这部歌剧不仅是音乐剧场的高峰之作,也回应了当今世界对“他者”“边界”与“归属”的复杂认知:“在流放、惩罚与再连接的主题中,我们看见的不只是古典神话,而是每一个时代的人类困境。”
继今年5月制作的《美狄亚》后,《伊菲姬尼在奥利德》是“歌剧人”本乐季“流亡中的神话女性”主题系列的收官之作。团队通过此系列,重新审视古典歌剧中的女性叙事,并以当代舞台语言赋予其新的生命。
▲歌剧人:伊菲姬尼在奥利德
10月10日(星期五)晚上7时30分
10月12日(星期日)傍晚5时
野米剧场义安公司剧院(107 North Bridge Road,4楼)
票价:20元至88元
购票:sistic.com.sg/events/opera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