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卷黑白菲林,遗失在时间长廊里。很多年以后,通过记忆洗出来的照片是彩色的,轮廓依然清晰,边角略微泛黄……

公鸡赶走一夜露水,催促着儿童起床。

扣上黑钮扣,穿上白校鞋,背上绿挎包,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上学去。踏出家门,见太阳公公笑盈盈,赶忙鞠躬问声好。

路上小伙伴,不是邻居就是同学,大家并肩一起走,心里都明白,司马光和孔融就在前头,加快脚步,向历史名人学习不落人后。

广阔天地,空气如绽放的玉兰,芳香馥郁。学校是一本华文书,一章节一朵花,莘莘学子手携手走进插画。

一大清早,微风拂面,椰树婆娑,燕子飞翔……一切美好争先恐后来报到。小猫伸懒腰,小狗追着主人跑。日子朴素像小草, 迎着雨露天天笑。

走进校门,操场上真热闹。跳房子、踢毽子、你追我跑,满满童年味道。木麻黄下,有人读完《杨家将》,有人大楷得甲,书香比墨香,哪个更香?操场旁篱笆上,小喇叭花自告奋勇,愿意当裁判。

晨会结束,上课钟声当当响,王老师捧着习字本进班。黑框眼镜、宽松卡其裤,衣袋红蓝两支笔,标准教书先生模样。

起立——行礼——坐下,班长拉开帷幕,正式踏上学习之路。老师在黑板写下标题,美丽的汉字,祖先的智慧结晶。老师的粉笔字好漂亮,何时能写成这样?黑板是舞台,粉笔领着名人英雄纷纷亮相,胸怀大志、保家卫国,个个都是好榜样。

老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入迷发呆,不知不觉休息节已到来。踏出教室,突然想起粉笔,怎么不见踪影?仔细一想,它是小小诸葛亮,鞠躬尽瘁,没入黑板,不知去向。

来到食堂,见母亲坐在长椅上,桌上的保温壶装着牛奶麦片,那是浓浓的母爱。同学来邀一起打弹珠,不!只想坐在母亲身旁。不一会儿,上课钟声响起,母亲匆匆离去,望着母亲湿湿的背,眼里噙着泪。

休息后是历史课,与华文课里的英雄,再次相遇。华文与历史,相知相惜,总在一起,彼此延伸,巩固学习。岳飞精忠报国,霍去病抗击匈奴,满满爱国情怀。老师越讲越激动,学生越听越过瘾!从书包拿出连环画来对比,内容几乎一样。哈哈!原来老师也是连环画迷。

最后一堂是唱游课,孩子们尽情挥洒童真的时刻。章老师是最佳魔术师,手指在黑白琴键上游走,就能变出七彩音符,一串串童心幻化成童声,在空气中嬉戏、追逐。

简陋的音乐室,破旧的钢琴,真像个大音乐盒,天天循环播放玲珑剔透的童音。忘不了当年的钟声与琴声,一天天反复打磨一颗颗至纯至净的心灵。

时光一去不复返,曾经有这么一团灵气,徘徊于南洋天地。许多人事物,置身当中的人,也许早已记不清;正如菲林的最后一张底片,拍出来的影像总是不完整、少了一些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