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王方亮1993年移居新加坡时,发现本地的华乐氛围非常浓厚。许多宗乡会馆和社区联络所都有自己的华乐团,但那时新加坡华乐团这样的国家级职业团体尚未成立,民间的专业水平仍有待提升。在一股使命感的推动下,王方亮于1995年牵头创立新加坡二胡学会,成为本地最早的器乐学会之一。
12月21日,学会将举办“琴韵三十载·薪火传新声”音乐会,特邀中国新生代演奏家王啸首次来新加坡演出,共同庆祝这一重要里程碑。
“那时从单人课到四人组、最多八人组,每周跟我上课的学生超过百人,当时的华乐热情可见一斑。”王方亮回忆,学会创立时,除了瞿春泉、潘耀田、苏启祯等专业顾问,理事会成员还包括医生、教师、记者和政府部门主管,足见当时社会各界对华乐的支持。
致力二胡社区推广
1990年代的学会肩负着推动国际交流的使命,多次邀请闵惠芬、鲁日融、邓建栋等中国名家来新加坡举办演出与讲座。王方亮说:“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希望借这些活动让爱好者看到高水准的演奏,从而提升大家的欣赏水平与认识。”进入2000年代后,新加坡华乐团成立,带来新的局面。专业演出和国际合作渐趋频繁,学会也随之调整方向。“既然高端音乐会已有专业团体承担,我们更应该专注普及,让更多社会人士能接触、理解华乐。”自那以后,学会转向举办讲座、分享会和季度小型音乐会,持续耕耘社区层面的推广。
王方亮指出,本地中小学华乐教育体系完善,学校华乐团的普及率很高。“我们更希望让社会上不同年龄层的人都能参与进来。只要对华乐感兴趣,我们都欢迎。”如今的二胡学会会员超过200人,吸引大量上班族、退休人士和青少年参与,并按程度分组教学,从初学者到考级学员都有。部分海外会员在回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后,仍保持联系,在当地推广二胡。
副会长、新加坡华乐团演奏家翁凤玫早年便跟随王方亮学习。她回忆,学会成立初期主要举办周年音乐会,筹备时间长,参加者仅限会员。“那时候执委都比较年长,一年只集中办一场大活动。如今的团队更年轻,活动类型也更加多样。除了讲座和下基层演出,也开放给非会员参加,真正面向公众。”翁凤玫长期负责乐龄团体的教学与编曲,为年长学员设计合奏曲目。“他们学得很认真,拉得也开心。对我们来说,这就是音乐的社会价值。”
来临的30周年音乐会由王方亮担任总体策划,节目横跨不同年代与地域风格。开场的《名曲联奏》承载学会早年记忆,融合《江南春色》《赛马》《三十里铺》等11首中国地域性作品,曾由许讲德、邓建栋等名家在1990年代演出。第二首《葡萄熟了》是10至12岁小朋友们的二胡齐奏,寄寓二胡艺术在本地薪火相传。
二胡标杆极致炫技
王啸将担纲独奏1980年创作的《红梅随想》和2019年问世的蒙古风格作品《第五二胡狂想曲·赞歌》。《红梅随想》是一部篇幅宏大的经典叙事诗,也是首部为二胡与西洋管弦乐队而作的协奏曲,旋律脍炙人口;《赞歌》则展现当代二胡炫技的极致,如以二胡模仿蒙古呼麦、运用非纯五度双音及大量快速微分音,堪称当前二胡技术的标杆。王方亮对这位青年演奏家不吝赞誉,称她代表了“当今二胡演奏技术的最高水准”。
音乐会还将首演王方亮创作的《缘》,作品以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月夕》为灵感,寄托他从家乡西安到新加坡的“文化之缘”。“这次音乐会最年轻的只有7岁,最年长的70多岁。音乐让大家不分年龄、不分背景。”王方亮说:“社会各界的支持、民间的热爱,都让我们因为二胡和音乐走到一起,从点成线,发展成面。我希望这份琴缘,能让这个面不断扩大。”
音乐无界拉琴是最好交流
副会长、新加坡华乐团演奏家刘智乐于2018年加入学会。疫情期间,他与学会合作举办线上音乐会,保持二胡社群的活跃。此次,他为30周年音乐会创作《无界》,以云南民歌《小河淌水》、马来旋律“Rasa Sayang”、印度旋律“Munnaeru Vaalibaa”和爱国歌曲“Count on Me, Singapore”为旋律素材。他认为,新加坡的二胡生态与中国截然不同:“中国重视专业训练,这里则业余氛围浓厚,大家真心喜欢音乐,这种热情很可贵。音乐没有国界,专业与业余之间也不该有界限。大家一起拉琴,就是最好的交流。”
谈到二胡的发展趋势,王方亮坦言,如今的演奏进入“短平快”阶段,受社交媒体影响,炫技与视觉效果成为主流。“以前学一首曲子要练半年,现在大家追求的是快和刺激,风格化的东西越来越少。”他认为这是一种时代必然,但仍坚持传统之美不可失。“中国各地的音乐语言那么丰富,那是二胡的根。如果这些被忽视,音乐就失去了精神来源。”他相信艺术总是循环的——当大众审美厌倦技巧的炫目,终会回到内在情感与风格的沉淀。“我们这一代能做的,就是把音乐的感觉、语言和风格继续传下去,让后人还能听出那个味道。”
▲琴韵三十载·薪火传新声
12月21日(星期日)晚上7时30分
新加坡艺术学院(SOTA)音乐厅
票价:20元至30元(可用文化通行证购票)
购票:sistic.com.sg/events/erhu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