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八十余年
狭小的囚室依然传来
过去的声音
男人女人和小孩的希望与绝望
无需把耳朵贴在复制的泥墙上

三千人挤五百人的牢房
还有四万八囚禁史拉兰
樟宜樟宜
除了伟岸樟宜树和迷人沙滩
还添了恶名昭彰

五百军嫂在恶劣环境劳役
她们趁给医院缝制被子
冒严厉惩罚的风险
绣上家人熟悉的秘密符号
蝴蝶天使勿忘我
户外那棵象征生命力的老橡树
耐寒的杜鹃与山茶花
温暖的客厅
那艘载满回忆的小艇
甚至绣上亲人的小名
一针一线的爱与平安
告诉战俘们
我们


刺绣是军嫂的心灵安慰剂
她们不是诗人不是画家
也不是摄影师电报员
一样像多才多艺的战俘们
以专长度过日夜漫漫
写下另类《樟宜书》
把慰藉送给家人
把黑暗留给历史
她们还绣上那一天
1942年3月8日
一群妇孺被迫步行9英里
关进她们的新家:樟宜监狱
这一天正巧是后来的
国际妇女节

其实,她们还算幸运
这里有八百人听不到胜利的号角
还有更多人魂断泰缅铁路
与山打根
星洲大屠杀那八天
报复性种族清洗
锡叻七里半
樟宜与榜鹅海滩
圣淘沙东海岸
都是杀人场
十万人埋骨乱葬岗
还有鸦片山那场回声激荡的血战
无人生还

八十年后
各地有叙事的战场
有人掌握话语权
有人失语
你有八年抗战,他有十四
我们沦陷三年半
方式不同,意义一样
反战反战
是共同的口号
和平和平
是共同的愿景

附记:

位于樟宜北路上段的樟宜礼拜堂与博物馆(Changi Chapel and Museum)是新加坡保留的日据遗迹之一,展出二战时期的文物和旧监狱围墙等,以贴近访客的方式讲述日据时期战俘与平民的故事。其中,最令我触动的是军嫂们缝制的百衲被。

1942年2月15日,农历新年正月初一,日军占领新加坡,开始三年又六个月的黑暗日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新加坡,投降仪式于9月12日在政府大厦举行,标志着日据时期的结束。

为纪念日军投降80周年,国家文物局9月在樟宜礼拜堂与博物馆和鸦片山战役纪念馆,举办“解放新加坡”系列活动,包括讲座和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