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作家来说,他们的第一本书是青涩试验,还是沉淀问鼎之作?四位新生代作家孙靖斐、陈建文、潘靖颖和蔡素君,各自我手写我心,回应岁月悠悠。
四位作者入选城市书房第二届“第一本书”出版计划 ,即将携新书在新加坡作家节发布。孙靖斐《有的是起司》讲述旅行途中的成长风味,陈建文《追貘》用写实手法架空俗世常理,潘靖颖《柠檬》写出清新世事下的个体酸涩,蔡素君《物化及其他》以自身视角串联历史时空。
四人都有多年创作经验,也都曾获国内外写作奖项。其中除了孙靖斐交出旅游散文集,其余作者都为读者带来短篇小说合集。
先沉淀再超越
作为四人中唯一的理科工程师,“中年大叔”陈建文写小说不靠框架,就靠“发酵沉淀”。目前已实现提前退休目标的他,每日堆叠灵感素材,直至“故事溢出”的那一刻,陈建文才会着手搭建科幻或悬疑的小说世界。
他用电影人的方式创作,将画面极限放大,突出被人忽略的细节,再制造“错位感”,分解特定叙事的刻板印象。
延伸阅读
与“发酵”写作技法相关的,是孙靖斐的“起司书”。《有的是起司》看似是美食科普,实则是作者大学到工作六年来,旅途起伏的独行路。正如起司要发酵,身为《联合早报》副刊记者的她,并不在旅行现场播报见闻,而是回家后沉淀出新的自我。
看到陈建文全职写作的状态,二字头的孙靖斐直言自己需要工作的挤压,给予她反向的驱动,“如果过于自由,我的创作永远不会开始或结束。”
脱离舒适圈创作
相比之下,辞掉记者工作,前往英国读创作研究班的潘靖颖,而立将至经济稳定,好奇英文写作的创作实验,更想给自己放一个假。“这像是回到起点,重新学习如何构建故事”,她接受早报电访时说道。
潘靖颖曾任《新明日报》记者,在意外现场与法庭听审之间穿梭,最想书写“贴近真实或真实情感”的作品。在她系统化学习创作的同时,另一位获选者蔡素君,则刚为一部受奖金补助的历史长篇小说收尾,76年的她要不断挑战新时空与形式。
蔡素君四年前从学校辞职,现兼职用英文教授华文文化。她自称“精神分裂式”写作,小说集横跨唐代、明代的中国大陆及民国时期的香港。她说:“作家没有文凭,只有作品,第一本书是我们与他人交流的凭证。”
四人互看作品
四本风格鲜明的作品新鲜出炉,背景、性格、世代、题材都不一样的他们,怎么看待各自的作品?
孙靖斐先发挥文化记者本色,评价科幻文类的价值,“在每个人谈论科技发达和AI的时候,好的科幻需要带出人文关怀,建文想得最多的是人的意义所在。”
陈建文则从离散与非虚构角度,看到了孙靖斐以文字闯荡江湖的切身价值。二人都出生于马来西亚,对于异乡的创作驱动力感同身受。相比于影片,陈建文认为“旅游散文更能诚实记录,个人与社会的碰撞”。
在新加坡土生土长的潘靖颖和蔡素君,都有“写作怪癖”,前者必须循环听一首歌进入写作,后者创作时非开新闻剧情片不可。潘靖颖期待蔡素君重新诠释古典经典,用通灵诡异的故事碰撞奇幻火花。
蔡素君看着《柠檬》目录,猜测潘靖颖和她一样,“我们的写作或许都是灰色调,但最后还是有一丝希望。”两位女性作者,这次都没用“性别书写”定义自身,而只是作为人类写作。
蔡素君宣告与作品长久“恋爱脑”,该分手时就分手,潘靖颖则是将作品“打个蝴蝶结送给世界”,自己也好开启下个阶段。
第一本书的创作“羞耻”
出人意料的是,四位新生代作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冒名顶替综合征”。《追貘》收录了部分陈建文“中二少年时期”的作品,他透露出版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最终他决定保留原型,“出了第一本书就是出道了,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写作对我来说是快感或救赎,有一本自己的书在那里躺着,当然感觉不错。”
孙靖斐则在处理旅客、记者和作家的三重身份,第一本书让她回望不同时期的自我,也让她能接受一些小瑕疵。她坦言:“第一本书充满包容性,不像第二本书要去超越什么。我校对的时候也会想象读者拿起书的样子,内心很多羞耻,但就是要去经历这种起伏过程。”
潘靖颖曾跟记者说不会出书,但显然她改变了想法,熬过了写不出来的时刻。与她同去英国读书的好友林艺君,也是第一届“第一本书”的获选者,写作路上二人互相鼓励,潘靖颖需要诚实地把自己摊开,与未知世界交流。她想对上下两届写作者说,“没有完美的作品,大家都是在修修改改之间,让作品成型。他们坚持下来了,再困难我也可以。”
狮子座的蔡素君很少有写作羞耻,但会有内耗。她写作像和作品“谈恋爱”,耗时良久,任由作品在脑内发展。她先手写出精简枝干,再誊入电脑丰富细节,最大的恐惧是写完后失去了爱意。蔡素君认为“第一本书计划给予了写作的民主权”,让没有能力和机会出版的写作人有了被看见的可能。
2022年底,城市书房启动“第一本书”计划,由本地作家黄凯德担任丛书主编,为尚未出版个人著作的本地写作者提供出版平台。第三届计划将与新加坡书籍理事会合作,目前正在火热招募中。
▲“我的第一本书“新书发布会
讲者:孙靖斐、潘靖颖、陈建文、蔡素君
主持:黄凯德
日期:11月2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11时至12时
地点:国家图书馆Programe Room 1
报名请电邮至citybookroom@gmail.com或致电690115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