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过无数次面试,没有一次比这次更让我紧张,几乎毫无把握。
时间定在星期五晚上七点,这本就不寻常。我特地请了一天假,好好打理门面:理了发,刮了胡子,还洗了个澡才出门。结果太早到达,比约定时间早了15五分钟,只好在附近晃荡,硬是拖到准点才出现。
还好,主考官只有两位,还有一位旁听者,在一旁斟茶递水。
正式面试开始。主考官是一男一女,两人皆为中年。男主考官面带微笑,眼神柔和;女主考官则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宛如一位庄严的法官。
我做了简短自我介绍后,两人便与我闲聊,问起我的学历、工作内容,我都一一应对,毫不迟疑。突然,女主考官转而用福建话问我喜欢吃什么。我也顺势用福建话回答。
她听后满意地点头,对男主考官用福建话说:“伊(福建话,“他”的意思)是福建人啦!福建话讲得那么好!”
我赶紧澄清:“不好意思,您误会了,我是客家人。”
话音刚落,女主考官的脸色顿时暗了下来,语气也冷淡了些。她接着问:“你家有几个人?”
我如实答道:“我是家中长孙长子,有五个弟妹,有的在服兵役,有的在工作,还有几个在念书。”
她抿了抿嘴,没有继续追问,眼神飘向别处。倒是男主考官忽然改用客家话和我聊了起来!一壶茶喝完,他还吩咐人再添。我用眼角偷瞄女主考官,只见她兴趣索然,似乎已不打算再问我什么。我心里泛起一阵不安:是不是哪个环节回答得不够理想?
男主考官却显得越聊越投缘,接连问了几个关于电器的技术问题。幸好我学过电学,对家电略懂一二,也会简单维修。他听得津津有味,似乎找到了知音般,完全不想结束这场对谈。
时间一晃过了一个小时,茶水添了两回,是时候告辞了。我起身向两位主考官道谢,并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双手奉上。他们客气地将我送到门口。
一走进电梯,我才发现背后的衣服全被汗湿透了——竟紧张到这种程度!
一踏进家门,家人就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我面试怎么样。妈妈听完只说:“那个女主考官好像不喜欢你。”爸爸却信心满满:“男主考官对你有兴趣,说不定有好消息。”
我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在客厅里踱来踱去,眼睛死盯着电话,还特别交代家人谁都不准占线,因为我在等一通重要的电话。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电话却迟迟未响。我还特地检查电话线是否插好。眼看墙上的挂钟快指向10点,心情也糟透了。
二弟安慰说:“等明天吧,哪有当晚通知结果的?”
大妹泼冷水:“又不是你一个人面试,还有别人呢!”
什么?还有竞争者?
就在这时——铃铃铃!电话响了!
客厅瞬间安静得像真空,没有人敢动。铃声持续响着,最终是爸爸接起电话。他神色泰然,从容地聊了好一会儿,我心里像被吊在半空中,一点一点往下坠——看来不是找我的。
我瘫坐在沙发上,无神地望着电视荧幕。
突然,爸爸说:“阿平,找你的。”
“什么?刚才聊那么久,我还以为是你的朋友!”
我拖着无精打采的声音“喂”了一声,电话那头却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把我所有的焦虑一扫而空。对方轻快地说:“你的面试通过了!”
我兴奋地向家人宣布好消息。小弟高举双手跳起来大喊:“我要有大嫂了!”一家人都为我欢呼,仿佛中了大奖。
这通电话,不仅带来了面试的结果,更像是为我的人生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注:这个故事确实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回忆时,觉得有趣,把当时的情景记述下来。阿平是我的外子,我是那个斟茶倒水的旁听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