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诗人语凡受邀参加本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由诗人北岛在2009年发起,在疫情前每两年举办一届,2021年开始每年举办,至今已是第11届,以“浮标”为主题。本届从10月8日至19日,在香港、金山岭、开平和河源举行。受邀参与的15位诗人为中国诗人柏桦,西班牙诗人约兰达·卡斯塔尼奥(Yolanda Castano),现居柏林的韩籍诗人崔燉美(Don Mee Choi),罗马尼亚诗人奥拉·克里斯蒂(Aura Christi),北马其顿诗人Lidija Dimkovska,德国诗人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中国诗人梁晓明,印度尼西亚诗人阿弗里扎尔·马尔纳(Afrizal Malna),波黑诗人塞纳丁·穆萨贝戈维奇(Senadin Musabegovic),美国诗人卢嘉莉(Collier Nogues),日本诗人野村喜和夫(Kiwao Nomura),中国诗人丝绒陨、王小龙、周鱼,以及本地诗人语凡。

语凡受访时说,诗歌之夜的活动安排紧凑,除了在各地举行诗歌朗诵活动,也走访了开平立园、自立碉楼、河源万绿湖等当地景观,并在当地书店举行分享会。他们也在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都会大学举行诗歌朗诵会和对谈会。

他说:“诗人以各自的语言写诗,包括西班牙文、日文、韩文和印尼文等,主办方安排了翻译,把各国语文翻译成中英双语。诗人们如不会说英语或普通话,都有安排贴身翻译。”

语凡说:“我们(参与的诗人)谈诗,谈文学,人生和世界观。非常有意思,也从中发现各自不同的写诗风格和语境。”他观察到,在开平和河源的签书会上,买书的年轻人很多,也很热情,令他印象深刻。

延伸阅读

语凡:回到地球
语凡:回到地球

主办方为此编了诗集《浮标》(Buoy),收录本届15位诗人的作品,翻译成中英对照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