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研究者黄宇轩生在香港,学在香港和英国,最终住进香港我城。五年前,他提出“城市散步学”,短文爆火后,迅速开发出“怀疑人生就去散步”的YouTube频道,以及社媒平台的多种数码创作。

2022年,黄宇轩出版第一本散步学著作《香港散步学》,介绍十条漫步路线,找到繁忙都市的秘密通道。(互联网)
2022年,黄宇轩出版第一本散步学著作《香港散步学》,介绍十条漫步路线,找到繁忙都市的秘密通道。(互联网)

黄宇轩如今是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的讲师,手捧三本“城市散步学”专著,卷发微斜至耳边,听到网上数万读者粉丝的赞美,以及每本书都曾登顶香港诚品书店销售榜首,他只会腼腆地说“得到这梦想中的成绩,太梦幻!”

今年的新加坡作家节,40岁的黄宇轩终于漫步至狮城。他不仅会分享他的“城市三部曲”,也会带领本地居民步行游览,看看不一样的新加坡风景。

在动荡世界安定散步

2023年,黄宇轩推出著作《城市散步学:以香港作为起点》,解说六种观看的方法,也放送影像散文,与地方建立深刻联系。(互联网)
2023年,黄宇轩推出著作《城市散步学:以香港作为起点》,解说六种观看的方法,也放送影像散文,与地方建立深刻联系。(互联网)

黄宇轩用手机接受《联合早报》视讯采访时,正值香港的黄昏时分。身兼大学讲师、导览员、策展人数职的他,镜头抖动,仍在路上。黄宇轩把散步当成一种方法,步伐之间,他总能短时间内找到焦点,“在这个注意力缺乏的时代,散步像冥想,训练我们对细节观察的爆发力。”

黄宇轩的散步学,不仅考验理论架构,还要求“劳其筋骨”。他说:“认识一个地方,不仅要去阅读它的文字,也一定要找很多它的路走过。”

延伸阅读

散步 发现城市别样风景
散步 发现城市别样风景

走在城市这一复杂文本中,黄宇轩不让观察和联想膨胀。他望向街道认真地说,“我之前一直遇到这个问题,谈城市怎么也谈不完,很难下笔。但这几年我反而想把题目缩到很小,只专注于现在的街道形态与当下的情感体验。不去想消失的场景,这是我在不断变动的世界里,把心安定下来的方法。”

享受用IG的“老派的人”

黄宇轩活跃于各大平台,结合实景时事,联络街景与人事,开启各色企划。他也计划之后在Instagram创作短视频。(取自黄宇轩Instagram(@sampson_wong))
黄宇轩活跃于各大平台,结合实景时事,联络街景与人事,开启各色企划。他也计划之后在Instagram创作短视频。(取自黄宇轩Instagram(@sampson_wong))

“我是个很老派的人,2020年才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以前我只用胶片相机摄影,现在写书需要大量照片,我就即见即拍,拿手机快速捕捉街头的瞬间,但我仍然会区分相机和手机的功能。”说话间,黄宇轩亮出自己另一部专职拍照的手机。

身为多媒介人文学者,黄宇轩从小喜欢摄影与画画。如今他录视频,拍MV,办展览,一句话“城市狂想”搭配设计图,为即将离开香港的移民设计纪念路线,探索各类表达边界。

在网络社媒上,老派的他一点也不“老派”。黄宇轩以艺术家实验性行走为养料,传授给学生也分享给读者,“我很享受用IG,它将照片、文字、理论等所有媒体整合在一起,也能第一时间坦白地与当下互动。”

从香港走到世界

2025年,黄宇轩带来新书《这座城市叫香港》,为读者提供52周的散步指南,书中内含50个地点,指向香港的复杂层次。(互联网)
2025年,黄宇轩带来新书《这座城市叫香港》,为读者提供52周的散步指南,书中内含50个地点,指向香港的复杂层次。(互联网)

香港是黄宇轩的缪斯,在这座“变化超快”的都市,他无法改变街景变换的速度,能做的是“好好地行走”,让城市遇见他的眼睛。

“我不愿意用很大的概念概括香港,如果要问香港是怎么样的,你需要把不一样的地方和特质加起来,才是真正香港的答案。”黄宇轩以香港为散步学的起点,把在这座城市里学到的方法,迁移到全世界。

未来,他计划出一本散步学方法论的书,讨论各种好玩的散步方法,比如“色彩漫步(Color Walk)”。黄宇轩喜欢新加坡的食阁,他笑着说“没有哪座城市是无趣的,公共空间和打卡地点都透露着大家对城市的想象,只要我们用脑用心去寻找。”

采访结束,屏幕黑屏,相信黄宇轩已经再一次进入香港的街道之中。

黄宇轩新加坡作家节讲座详情可见:bit.ly/3LqFO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