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件事,让马尼尼为把画画找回来。

马尼尼为,曾获选香港浸会大学华语驻校作家、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台湾馆随团插画家,也曾获锺肇政文学奖散文正奖、打狗凤邑文学奖、台北文学奖年金类、锺肇政文学奖报道文学奖和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报道文学奖等。

她并非念文学出身,自谑在台湾读了“很烂的美术系”,毕业以后忙着工作挣钱,已经来不及“学创作”。不过,对马尼尼为来说,写作是本能行为,只要有电脑或纸笔,其实人人都能写。自称“素人”,她开始了本能般的创作,以散文入手,出版第一本书的时候,想着也可以收录自己的画作,就此“把画画找回来”,原因如此纯粹。

马尼尼为的第一本书名为《带着你的杂质发亮》,2013年出版,和她的小孩同年诞生。文字辅以摄影和画作,以决绝态度出道文坛:“我的故事不算什么。不够你们想要的悲苦。这是一个外籍配偶在台湾的故事,但不是你们印象中的老少配,不是去购来的”。

她不对所书所绘之物精心雕琢打磨,不故作圆满,时时呈现粗粝质地,《带着你的杂质发亮》如是写:“我剪开这块土褐色的音乐/挖开我体内的泥泞/妈妈,我的粗野已经粘在上面/妈妈说,那就带着你的杂质发亮吧”

延伸阅读

马华作家马尼尼为文集入围台湾金典奖
马华作家马尼尼为文集入围台湾金典奖

多年来,她的创作体裁包括散文、诗、小说和绘本,作品有《多年后我忆起台北》《我不是生来当母亲的》《我的美术系少年》《马惹尼》《马来鬼图鉴》;《姐姐的空房子》入选The BRAW(博洛尼亚拉加兹奖)100本精彩图书,《以前巴冷刀·现在废铁烂:马来班顿》和《今生好好爱动物》分别获得台湾第44届、第48届金鼎奖文学图书类,《故乡无用》获台北国际书展小说奖、亚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说。

不管体裁内容不变

马尼尼为告诉《联合早报》:“不管最后是诗集、散文,还是别的体裁,我自己的东西应该是没变的,只是填进什么样的容器而已。”

2025年,马尼尼为出版最新文集《我生来是夏天》,入围首次免去国籍限制的台湾金典奖,对“既不回国,也不入籍”的作家来说,是一种肯定。《我生来是夏天》里她说自己有两个妈妈,一是家乡的妈妈,一个是台北盆地的猫,阿美。

受访时谈起猫,马尼尼为双眼一亮,冷静面容温柔起来。在马来西亚,猫咪养在屋外,在台湾的时候,可以亲昵同睡。“能和这些猫一起生活,每天都非常感恩,是我这辈子最愉快最幸福的时候。”

她写家乡,写台北,写猫和妈妈,马尼尼为的创作和生命经验息息相关,但她不认为这只是挖掘自己。许多人问过她,有没有灵感枯竭的焦虑,而她说,只有出版第一本书有这些疑虑,但接二连三下来,其实已经非常了解创作模式,如何把生命中的东西变成一本又一本书,它已用之不竭。

马尼尼为相信,一个作家也许一辈子都在处理某个主题,他可以用各种方式接近它,永远写不尽。

可凭新加坡作家节节日通票参与活动,详见singaporewritersfestival.com

▲马尼尼为的图文创作
日期:11月15日(星期六)
时间:上午11时至下午12时30分
地点:Blue Room,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

▲Poetry Reimagined: Different Encounters
日期:11月15日(星期六)
时间:晚上8时30分至10时
地点:Dance Studio,维多利亚剧院与音乐厅

▲不驯服的女字:女性写作的叛逆与实践
日期:11月16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3时至4时30分
地点:Chamber,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