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球的戴森设计大赛于2005年开始举办,今年迈入第16个年头,新加坡全国赛则从2006年开始。比赛由2002年成立的詹姆士戴森基金会(James Dyson Foundation)赞助,每年拨款13万英镑(约24万新元)作为奖金,在过去16年投入超过1亿英镑(约1.9亿新元)嘉奖和资助超过250件教育、环保和保健等方面的革新概念和发明。基金会在英美、新马、日本和菲律宾支持设计、科技与工程教育,也资助医学研究,如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i's Disease,俗称失智症)患者寻找更有效的疗法。公司位于英国巴斯(Bath)皇家联合医院(Royal United Hospital)的戴森癌症中心今夏也开始动土兴建。
种种的活动与项目可见詹姆士戴森坚信建立在科技发明基础上的设计和创新思维,不只能改善世人的生活,甚至能改变人类的命运。因此,过去10年,戴森设计大奖出现不少医疗保健相关的优秀得奖作品。
小乐兔 全球23个国家地区采用
2011年的新加坡亚军得主Esther Wang在医院当义工,为儿童病患吹制造型气球时亲眼目睹小孩对打针的恐惧,于是设计了勇敢的“小乐兔”(Rabbit Ray)公仔来消除孩童对针筒的恐惧感。医务人员打开小乐兔,用里头的安全针筒、静脉留置针等医疗器具向小孩讲解打针、抽血、吊点滴等过程,也借机把人体免疫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医学知识传达给孩童。Esther得奖后,用了4年时间优化小乐兔的设计并推出市场,成为她的自创品牌Joytingle的旗舰产品。现在全球23个国家地区的44家医院都用小乐兔让孩子破涕为笑,勇敢接受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