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瑰宝 老店屋原貌重现

巴洛克之家屋主王蓓丽花了好几十万元让百年店屋原貌重现。
巴洛克之家屋主王蓓丽花了好几十万元让百年店屋原貌重现。

字体大小:

被人时地灵冻结的百年店屋看起来确实很有历史,风化的地砖、木门、木楼梯,以及难得一见隐藏在天花板的山墙,有一种自然中“不完美、无常和不完整”的美。

一般的家居介绍都注重新颖设计或创新概念,搭配时尚家具,或是新旧掺杂,基本上以养眼为主。但这间位于小印度的百年店屋新主人并没有将之翻新装修,而是花费巨资将房子的原貌重现,旧就是旧,老就是老,在业界引起关注。

风化地砖

20世纪初期著名建筑师JB Westerhout设计的罗威路29号原设计图。(屋主提供)

这间位于小印度罗威路(Rowell Rd)29号,建于1919年的老店屋的新屋主是企业家王蓓丽(39岁)。这间由20世纪初期著名建筑师JB Westerhout设计的店屋,外观与该区其他店屋没有两样,但入内的感觉很微妙,特别是楼下前厅那风化后带有欧式风格的娘惹地砖,原汁原味,并没有翻新,在洗刷干净后流露百年前的风雅,感觉就像是到了意大利历史古迹中的千年教堂内,发现了被光阴淹埋的历史。

店屋楼下前厅那风化后带有欧式风格的娘惹地砖,就像意大利旧教堂中的陈年地砖。

王蓓丽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我一直对小印度着迷,尤其是慕斯达法商场(Mustafa)附近的地区。我偶然发现并买下这间店屋完全是机缘巧合。店屋在我买下之前被遗弃了五年,当我接手时已经分崩离析。我付定金的那天,大门真的从铰链上掉下来了。几个月后,才找到愿意并能够将它放回原处的工匠。”

采光十足的后庭院。

这间两层楼的店屋大约2000平方英尺,楼下包括前厅、饭厅、后院花园、厨房、两间浴室。二楼则被改建成一个会议展览厅,还有一间红房。王蓓丽形容房子有中国巴洛克外观,她解释这“中国巴洛克式店屋”的建筑代表了店屋建筑的标志之一。她说:“欧洲的影响首先开始以殖民时期建筑的古典细节的形式出现在店屋中,如一楼的多立克壁柱,上面楼层的离子壁柱和上层的科林斯壁柱。这种基本配置迅速发展起来,由新加坡当地建筑师重新发明。

原汁原味的木楼梯分隔了前厅和饭厅,楼梯旁的旧针车已成摆设台。

最终的结果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建筑风格。创造性的精神、丰富的装饰和对古典曲目的重新诠释,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建筑风格称为中国巴洛克。”

屋内山墙

这间店屋二楼的屋顶下有一面山墙,是最大的惊喜。王蓓丽在修复房子期间,在二楼店屋屋顶下发现了一面通常出现在旧建筑外部的大型装饰屋顶山墙,已有百多年历史。这面位于屋内的山墙隐藏在腐烂的天花板和屋顶之间,可能原本是隔壁大院子房子外的尽头山墙,“误打误撞”成了这间店屋的内墙,在本地极为罕见。这面跨越了店屋的整个顶部长度,面积大约10米宽和5米高的潮州三角框风格山墙,有手工雕刻花叶中国或基督结和丝带图案点缀其间。

二楼屋顶下有一面通常出现在旧建筑外部的大型装饰屋顶山墙,有手工雕刻花叶中国或基督结和丝带图案点缀其间,在本地极为罕见。

王蓓丽将店屋取名为巴洛克之家,巴洛克象征着艺术、文化和奢华,王蓓丽甚至幻想这房子除了卖主也许还住过什么重要的人物。她说:“我对它隐藏的秘密极为好奇,我相信这间店屋一定有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想慢慢揭开它的秘密,在发现山墙后,这个直觉被肯定了。”

值得一提的是,王蓓丽在修复这间房子时只用了工匠,并没有找来任何建筑师或设计师助力,基本上是亲力亲为。“我的设计主题来自于欧洲的老城堡。我想象着一间褪色的老房子,犹如枯萎的玫瑰花美丽的感伤,沉稳地见识了岁月的风霜。”

修复瑰宝

店屋从原本的破旧不堪,到现在的状态,基本上是将之修复到尽量恢复原貌,而并非翻新。修复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总是决定优先考虑什么,因为老店屋不断地分解,并受到害虫的攻击和入侵。王蓓丽甚至必须每天与鸽子、老鼠和蟑螂开战。

王蓓丽说她深深被房子的魅力迷住,首先爱上老房子,然后发觉房子老得不适于使用和居住,才进行了非常昂贵的洗刷装饰过程。她透露,在修复店屋时最大的考量是安全。

“店屋实在是太久没有维修,分分钟有可能塌下来,所以第一个事项是洗刷干净,修复结构基础,换掉腐烂和被白蚁吃掉,或是被老鼠咬过,蟑螂住过的木板、天花板、窗框及门框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将设施升级到21世纪,采用温暖明亮的灯饰,比如楼下前厅的水晶吊灯,新加坡不可缺少的冷气机,现代电插头,无线上网,商用厨房,齐全浴室等,但在整装的过程中,尽量不影响其原有的美感。

她说,由于计划中的翻修不涉及结构升级,因此不需要建筑师。在修复的过程中,王蓓丽发现老店屋的问题接踵而来。“开始装修后的几个月,泥水匠有一天告诉我楼上的木条天花板已经腐烂,并已经从横梁上掉下来,我因此同意承包商安装新的天花板。但我不想让腐烂的天花板藏在新天花板后面,这导致我决定从二楼移除所有旧的木条天花板。就是因为这样,让我发现了二楼的屋顶山墙,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看到藏在天花板后的宝藏时的惊讶和兴奋心情。”

百年店屋经过了非常昂贵的洗刷装饰过程,终于恢复了原貌。

王蓓丽坦言,对于店屋的某些部分,她不得不在相互冲突的需求和需求之间做出选择。她不得不妥协的一些事情是遵守消防安全要求,例如必须加宽后门以方便进出,添加碍眼但必要的出口标志。王蓓丽在屋内保留了砖墙和飞檐的许多原始粗略的细节。空间的设计犹如一系列的洞穴,从一个空间踏入另一个空间。她说:“我遵循的第一个原则是,尽可能保留越多原始元素越好。”

虽然是修复不是翻新装修,但一点都不便宜,目前还未算完工的过程就花了王蓓丽好几十万元。因为工程不简单,再加上人手短缺,费用一万一万加得很快,单单修复门面上的老门窗就花上了好几万元。

原装返原

踏入这间店屋,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店屋内几乎一切都是原装或返原的。除了摩登设施、安全设备和高级白钢厨房酒柜,王蓓丽用的都是天然材料,如受保护的桃花心木、大理石和天然石材。

老店屋最适合老古董。为了配合店屋的百年门窗地壁,王蓓丽选了来自东南亚各地具有丰富历史、细节和工艺的作品来装饰它。房子里历史最悠久的家私是有200年历史的清朝木框床,相信原本属于富裕人家(可惜屋主不愿展示这摆放在二楼卧房内的古董)。房子周围的大部分家具平均都有50年历史,主打热带硬木,精细雕刻和八仙等著名民间故事。

店屋内家具的选择融合了屋主对欧洲文化历史和中国文化的爱好,为让老房子和老古董带来一些没有冲突性的现代感,王蓓丽也选了宝石色欧洲现代家具。饭厅翠绿色餐桌的材质是天然手工拼凑的抛光宾州壳。连同裸露的原木天花板,饭厅散发奢侈的优雅。大门入口处的前厅最吸引目光的是来自葡萄牙的30公斤铜雕手工玻璃吊灯,巧妙地将波希米亚风情和房子古欧巴洛克式的造型融为一体。

大门入口处前厅最吸引目光的是来自葡萄牙的30公斤铜雕手工玻璃吊灯。

能够把被人忽视的老店屋,从油漆剥落的墙壁,尘土飞扬的地板和腐烂的木材中挖掘甚至发掘出来,然后成功地与摩登的家具摆放在一起,让它发出光芒,这个转型的过程让屋主感到无比满足。她计划过一两年,继续修复店屋的点缀,加强荷载,重建后院,甚至在会议室加一个阁楼,以让她更可以近距离接触历史古迹。

关于巴洛克之家

被屋主王蓓丽称为巴洛克之家(Baroque House)的罗威路29号,目前已被改造成艺术画廊和多功能活动空间,旨在为所有跨过门槛的人带来多感官体验。王蓓丽在她本身的永久收藏中展示本地艺术家邢万和(Jeremy Hiah)的早期作品,是他在建立自己的标志性风格之前,在他生命中的不同阶段画的一系列八个娃娃。展览命名为At the Dollhouse。

店屋二楼展示了王蓓丽本身的永久收藏,本地艺术家邢万和的早期作品。

地点:小印度

面积:2000平方英尺

修复时间:两年,仍在进行中

修复费:接近50万元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