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把这个双层组屋单位的设计重点放在孩子身上。采现代中式设计,创造舒适的学习空间以及一家人共同的生活空间。
有好的教育,才有好的前程。为此,许多华人家庭都把孩子的教育摆在第一位,即使来到家居设计也不例外。
重视孩子学习的屋主夫妇在装修后港的双层组屋单位时,就把几乎所有的预算投入第一层,让Metre Architects设计事务所致力为他们打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空间。

造型壮观,像峡谷的落地壁橱将房子的第一层分成两个区块:前方是入口和饭厅;后方就是学习空间。设计事务所联合创办人温俊源称这精心设计的橱柜为“玄关柜”,面向入口处是平面的木板,宛如一片屏风,天花板和地板切入三角形灯箱;面向室内的部分则是大部分加盖的柜格。
温俊源说:“这柜子有视觉缓冲作用,让人从屋外或入屋时不会将内部空间一目了然,给屋内的空间增添隐私感。”
设计团队用三种不同图案、纹路的乙烯基地板(vinyl flooring)在视觉上细分这个空间。入口处连接鞋柜的地板采用较粗犷的石灰图案。家人和访客能坐在鞋柜上,踏在耐脏的黑白灰图地板上穿脱鞋子。跨进淡色木纹地板就进入饭厅。走过楼梯和峡谷壁橱又踏入另一个图案的乙烯基地板——这次是较细致的浅灰色石灰地板——在视觉上暗示人们又将进入较私密的客厅。
设计师按照屋主的指示,将客厅打造成不只是让孩子专注静心学习,也是父母“悦”读求知,全家共享、相伴的生活空间。左右两面墙各有一排设计独特的书桌、书架和书橱,是专为家中两名读中小学的公子打造的。右边书桌延展向明亮窗户,伸展成L形的倚窗长凳和书架,像客厅里的灵动山水。

透过设计创造凝聚力
父母为让孩子专心学习,将电视机移走。第一层的客房兼做影视房,全家可在这里一起观赏电视节目,这说明了家人的凝聚力其实可以透过设计创造出来。温俊源说,一家人在老家都有各自的房间,反而少了共处的空间。在新家拿掉了电视和沙发,将客厅打造成一个全家有开放座位,孩子有各自的书桌的学习空间,孩子温书时,爱看书的父母也能盘膝而坐,品茗悦读,一家人共处一室的优质时间反而多了。不只全家喜欢,孩子的同学也喜欢,做小组课堂作业时都会选择来他们家。

屋主来自中国,虽在本地住了20几年,但来到空间装潢的灵感,还是现代中式的设计美学最能触动他们的灵魂。记者之前曾写过关于Metre Architects的空间设计,突显该设计事务所汲自中华文化的理念。温俊源透露,屋主就是看了记者在《联合早报》的报道,阐述事务所如何将书法隶书的蚕头燕尾理念应用在空间设计,深受吸引而联络上他们。
事务所在设计这房子时,费心将不同斜切角度的书桌和书架用虚线延伸出空间的抽象山水意境。左边书桌旁的木门开往厨房。设计师在门上的圆形槽纹玻璃做了45度斜切设计。温俊源说:“这种复古的横纹压花玻璃最近很夯,很多人都在用。但要怎么用才不落俗套?如果将它变成圆圈,感觉会太像电影里餐馆厨房的门。结果灵机一动,将圆斜切成45度,就跟周围的家具有了朦胧而有机的呼应。墙上的书架透过虚线和玻璃的边角对上了,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书架像在云层的山崖,和玻璃相映出明月出天山的诗意意象。”
屋主独到的眼光也给了设计师灵感。他们特别被屋内原有的柚木扶梯吸引,觉得扶梯有韵味,请设计师保留下来。温俊源说,一般新加坡人会觉得这样的扶梯,尤其是扶栏上雕花有陈旧时代感,他原先也想把它敲掉。但经屋主点醒,他开始用复古、怀旧的眼光去看它,并在设计上给予新意。
温俊源说,团队将峡谷玄关柜和楼梯做成对望、相映的室内风景,特地选用与柚木同色的美耐板装饰玄关柜,并将橱柜做斜度处理,呼应扶梯:“当扶梯和玄关柜的斜角向彼此倾斜,两者便会产生有机联系,塑造出一个灵动的空间。”


此外,设计师特在楼梯中层延伸出一片三角形小平台,作为旧扶梯和新家具的互动。这小平台并非只是装饰作用,也是孩子展示玩具的玻璃柜、暗槽照明,以及收纳互联网路由器的暗格,增强网速,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地点:后港
面积:148平方米
设计与装修:5个月
装修费: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