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位于武吉士有45年屋龄的组屋单位,74平方米的面积意味着它属于紧凑型的小居所。在这个紧凑的空间里,设计师让它不仅有实用功能也好看,特点是看似宽敞,实际上不大,有动态也有静意。基本上这是一个受日本传统美学启发的家,虽然小但带有日式简洁的禅味,其空间质量在设计师的巧思创意下,表现得非常现代和不一样。

动静形态转化空间

负责为单位做设计装修的PI Architects设计师透露,屋主是个极简主义者,他想住在一个可以展现动感的地方,比如体操房(屋主喜欢做体操运动,所以家里有体操房,不是健身室)的动态,以及招待朋友时的欢愉与活力。与此同时屋主也要有能够享受阅读、沉思、泡澡,以及休息时的平静,希望生活可以是在这样一个宜动宜静的环境中。他也觉得让自己完全沉浸在整个完整的居住氛围中非常重要,希望能从这个位于市中心的居所感受这座城市的活力,并将居所里的动静元素延伸到户外邻里,创造里外呼应的居住环境。

这是一间800平方英尺有45年屋龄的三房式组屋单位。(PI Architects)
这是一间800平方英尺有45年屋龄的三房式组屋单位。(PI Architects)

设计师解释,这个动和静的主题概念,主要将房子分为前后两个部份;前面为动,即生活空间(夜间化为卧房)、体操房等,是白天生活的地方。屋子的后半部为静,包括被设计师称为图书房的空间、被设计成像私人温泉的浴室,以及卧房(白天化为生活空间),那是屋主在夜幕低垂时让身心憩息之所。

定制的悬臂式钢筋混凝土工作台,就在入门处,看起来像漂浮在水面上。(PI Architects)
定制的悬臂式钢筋混凝土工作台,就在入门处,看起来像漂浮在水面上。(PI Architects)

设计师说,动静的概念也可以是看屋主如何使用空间,并不完全局限于最初为此规划的功能。例如,生活和体操房区域也可被视为静,如果屋主决定在书桌旁看书,或者坐在体操房的窗边看窗外的景色,那就是静。如果屋主决定在卧室区域和厨房区域招待客人,或做一些其他的娱乐活动,那么这些空间也可被视为动。

就像一些传统的日式旅馆,只要收起榻榻米上的日式床垫,同个空间就能化身为起居室。(PI Architects)
就像一些传统的日式旅馆,只要收起榻榻米上的日式床垫,同个空间就能化身为起居室。(PI Architects)

隐约界线中的不同功能

这个动与静的设计概念对大房子来说比较容易实践,能通过不同的角落,甚至是同一块地的个别大楼的不同设计来定义。但对小房子来说就有一定的挑战性,由于面积不大,动与静比较难区分得明显。

一个在视觉上能将空间扩大的方法就是将所有能打掉的墙都打掉,所以这个三房式组屋单位的格局被重新规划,中央空间是稍微垫高的日式榻榻米睡眠区,榻榻米下面的空间可用作储藏用途。就像一些传统的日式旅馆,榻榻米上的蒲团(futon,日式床垫)可收起来,同个空间就能化身为起居室,用于工作、看电视、或招待客人,空间有多大东西有多少,一目了然。

这个单位里的隐蔽式储物空间就只有一个衣柜和一个用于存放床褥的柜子,屋里的其他一切都一眼望得到。打通的空旷空间在功能上也有明显的区分,有一进门就可看见的体操空间、榻榻米睡眠区、书房、厨房、可泡澡的浴室、卫生间,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日式禅园。

这个组屋单位虽然小但带有日式简洁的禅味,其空间质量在设计师的巧思创意下,表现得非常现代和不一样。(PI Architects)
这个组屋单位虽然小但带有日式简洁的禅味,其空间质量在设计师的巧思创意下,表现得非常现代和不一样。(PI Architects)
相当独特的设计是屋里的禅园,就像日本禅院中的花园,有沙地与大石块和日式小喷泉。(PI Architects)
相当独特的设计是屋里的禅园,就像日本禅院中的花园,有沙地与大石块和日式小喷泉。(PI Architects)
禅园墙面有两个长方形窗口,可以望向起居空间,设计巧妙。(PI Architects)
禅园墙面有两个长方形窗口,可以望向起居空间,设计巧妙。(PI Architects)

由于屋主喜欢日式的空间使用,因此设计师从中做了不少参考。屋里的禅园是个相当独特的设计,就像日本禅院中的花园,有沙地有大石块和日式小喷泉,并通过另一端的镜面扩大了视觉效果。禅园的墙面有两个长方形窗口,可望向起居空间,设计巧妙。设计师透露,禅园的大石块共有七块,每块的重量约30到50公斤,通过本地供应商取得。

房子虽然不大,但空间打通后仍有一种隐约的界线,还是属于多功能的,主要取决于主人如何在不同时候使用不同的空间。设计师说,他的设计重点强调的是,无论怎么使用,总会意识到屋中人存在的状态,无论是活跃(动)还是平静(静)状态。例如。当在起居间的悬臂式混凝土桌上工作时,可通过前方的窗户注意到邻里的动静。体操房是个活跃的空间,在使用过程中,镜子会反射出与运动相同的动作,在空间中营造出截然不同的能量。坐在图书房内是平静的,通向浴室、厨房、生活空间的窗户门户则可让人意识到房子周围的动态,从而突显了房内的安静,以及图书房内的平静。而图书房内的宁静被起居室、体操房、小厨房、浴室和城市的移动景观所包围。这像是风暴眼中宁静的空间隐喻。

这个单位在设计上充满美学,屋里的每个空间都通过转角在视觉上或空间上连接到起来。(PI Architects)
这个单位在设计上充满美学,屋里的每个空间都通过转角在视觉上或空间上连接到起来。(PI Architects)

创造功能美学空间

这个单位在设计上充满美学,屋里的每个空间都通过转角在视觉上或空间上连接起来。屋里有一些特殊的元素,比如定制的悬臂式钢筋混凝土工作桌,就在入门处,看起来像漂浮在水面上。屋子从墙壁到天花板都涂上燕麦色质感的油漆,以营造出均匀的质感环境。

将起居空间与体操空间隔开的是一种常见于日本传统建筑的襖,以木质框架两面糊上唐纸制作而成的橫拉门。(PI Architects)
将起居空间与体操空间隔开的是一种常见于日本传统建筑的襖,以木质框架两面糊上唐纸制作而成的橫拉门。(PI Architects)

另一吸睛的是将起居空间与体操空间隔开的定制横拉门,这是一种常见于日本传统建筑的襖(fusuma),以木质框架两面糊上唐纸制作而成,拉门上有一幅佛像,是一位特地从日本来到新加坡作画的师傅所画,并由一名本地诗人写了一首诗。推开拉门在体操房另一端的拉门上有一幅吸睛的鲸鱼墙画,同样由日本师傅所画。

体操房另一端拉门上的鲸鱼墙画,是日本师傅所画。(PI Architects)
体操房另一端拉门上的鲸鱼墙画,是日本师傅所画。(PI Architects)

在美学上,设计师认为有一些重要元素是创造这种功能美学空间氛围的必备要素,比如开放式储物柜子,完全展示屋主的生活情况;单位内木工的一般深色木材美学与灰白色燕麦色均匀纹理的油漆墙要形成对比。日式拉门是日本元素中不可少的,因此设计师采用的是真正的日式拉门和材质,并请来日本师傅作画,一点都不妥协。日式禅园也是重要的东洋元素,设计师为此特地找来最大的岩石作为点缀,打造了独特的美丽空间。室内也有轨道照明,在局部聚光灯区域打造更温馨的氛围。

单位内木工的一般深色木材美学与灰白色燕麦色均匀纹理的油漆墙形成对比。(PI Architects)
单位内木工的一般深色木材美学与灰白色燕麦色均匀纹理的油漆墙形成对比。(PI Architects)

在材质上,设计师也很注重,大门有个木百叶门内门,可以在关上时仍保持通风。起居空间的地板是乙烯基,体操空间的地板铺设了人造草坪,之下还有健身弹簧(就像儿童游乐场的地板),可在做体操运动时提供额外的助力。单位里用了大量的镜子来增加空间深度,而让人眼前一亮的浴缸,用的是花岗岩饰面。这个泡澡浴缸是从旧的站立式浴室改建而成,从这里可以看到图书房,需要时可拉上浴帘保有隐私。

设计师指出,单位里虽然有小厨房但没有炉灶,因为屋主经常出外用餐或将餐饮打包回家,并不常用到。即便是在房子的最尾端,设计师也不放过设计细节,垃圾槽处有一堵用生长完好的苔藓制成的绿墙,非常独特。这些为房子选择的材料和注重的细节都是为了反映日本传统美学。

让人眼前一亮的浴缸,用的是花岗岩饰面。泡澡浴缸是从旧的站立式浴室改建而成。(PI Architects)
让人眼前一亮的浴缸,用的是花岗岩饰面。泡澡浴缸是从旧的站立式浴室改建而成。(PI Architects)
垃圾槽处有一堵用生长完好的苔藓制成的绿墙,非常独特。(PI Architects)
垃圾槽处有一堵用生长完好的苔藓制成的绿墙,非常独特。(PI Architects)

装修过程的挑战

这间组屋单位共花了9个月时间装修,费用是15万元。一些比较特别的定制品包括悬浮式工作台,这有一定难度,设计师必须与承包商详细说明结构才能使其神奇地“漂浮”起来。耗时的部分是粉刷,用纹理漆粉刷整个房子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单是这项工作就花了整整两周,而在这期间其他的工作都得暂停。此外,屏风式的横拉门也花了很长时间才弄好,因为它是定制的滑动门系统。装修期间一大挑战是将布置禅园的大石头搬进屋内,组屋电梯有一定的重量限制,设计师必须选择足够大但又不能太重的石头。

室内有轨道照明,在局部聚光灯区域打造更温馨的氛围。(PI Architects)
室内有轨道照明,在局部聚光灯区域打造更温馨的氛围。(PI Architects)
屋主希望能从这个位于市中心的居所感受这座城市的活力,并将居所里的动与静的元素延伸到户外邻里,成为里外呼应的居住环境。(PI Architects)
屋主希望能从这个位于市中心的居所感受这座城市的活力,并将居所里的动与静的元素延伸到户外邻里,成为里外呼应的居住环境。(PI Architects)

设计师和屋主都特别喜欢能泡澡的浴室,下班后晚上一边喝啤酒,一边泡热水澡,一边欣赏窗外繁华的城市,是结束一天的完美方式。

地点:武吉士

面积:74平方米

设计和装修时长:9个月

设计费+装修费:15万元

设计:PI Architects